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育中切实有效的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在于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上所具有的优势与意义,关键在于努力探索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音乐教育的有效载体,目标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关键词:音乐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三进”途径,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民教育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在培育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而切实有效的通过音乐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前提在于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上所具有的优势与意义,关键在于努力探索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音乐教育的有效载体,目标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一、前提: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上所具有的优势与意义
  在突出审美本质的前提下,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形成。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的“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上所具有的优势与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意识。音乐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育,是通过声音的艺术——音乐,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中小学生通过欣赏、表现和创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以体验的方式理解音乐所传达出的内容和思想,从而能够树立起相应的观念意识。
  第二,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中小学生接受和理解并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前提条件,而通过情感的艺术——音乐,可以行之有效的激发这种认同的情感。
  第三,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价值观的行为习惯。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意识以及激发对其认同的情感,继而也会为中小学生转化为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习惯提供强大动力。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以及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关键:努力探索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音乐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音乐作品及其音乐家
  音乐作品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音乐教育,自然离不开在音乐作品中的渗透。而这种渗透首先需要从音乐作品中筛选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能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素材。而后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提炼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点。
  (二)音乐课堂
  在从小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不能只是传播音乐知识的课堂,也应是体验音乐的美的课堂,也应是能从音乐中实现学生成长的课堂,更是传授美德的课堂。
  (三)课外音乐活动及校园艺术环境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是一个有机整理,不能相互替代,所以课外音乐活动以及校园艺术环境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对潜移默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无论是组织学生音乐社团和文艺汇演,还是举行音乐讲座和比赛等,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为活跃校园艺术文化,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增强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创造了条件。
  (四)音乐教师
  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使命,音乐教师亦如此。音乐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三、目标:通过音乐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通过音乐教育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到中小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见行动”是我们的目标。
  首先,“入脑”意味着通过音乐教育,中小学生能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
  在“入脑”这一基础前提下,“入心”则表示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被中小学生理解、接受并认同,另一方面更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信仰和追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感化”学生的心灵为“入心”的第一要义,让学生理解的更多、更深、更透,其中,“感化”不仅包括听觉感、视觉感、肢体感等感官层面的作用,也是情感、美感、愉悦感等情感层面的感召。
  最后,“入行”即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的规范,学生能在每一言每一行的具体行动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让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理性的认识和情感的认同,形成信仰追求虽然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让核心价值观“入行”,能将熟记的价值观内容和要求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见行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01:9-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75.
  [3]记者张宝敏.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5-03-03001.
  [4胡素萍.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29-132.
  [5]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31.
  作者简介:
  朱雅芸(1990~),安徽安庆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一、引题rn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一时间,全国上下的教育部门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我校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都以百倍的热情参
高校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与学风息息相关,一个高校的学风好与坏,能够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当下,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视学风建设,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存在着
摘 要: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 相互促进 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   一、怎样
7S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现场管理中,成效显著。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引入7S管理模式可行性。职业院校实训室管理引入7S管理模式是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改进,
期刊
隧道穿越是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关键工程。以川气东送管道工程为例,介绍了长江穿越隧道内管道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安全环保措施及施工体会。 Tunnel crossing is a key proj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部分大学生,由于中学阶段积累的学业压力得到释放,同时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又面临新问题,如适应不良、自控力差、人际交往等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容易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也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针对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分析了农业院校中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农业类院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预设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