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实践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动手实践恰恰符合这一认知规律的要求。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经历数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阶段。本文将从课前、课堂和课堂的延伸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笔者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发展。
  关键词 动手实践;数学理解;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201-01
  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今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因此,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来动手“做”数学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就来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加强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这一方面的体会。
  一、从动手实践中接近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联系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当一部分的概念、定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收集、整理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熟悉且带有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都能找到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堂课之前,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并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上課时,同学们非常踊跃地汇报自己在身边的发现,很自然地建立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在探索长方体特征时,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他的手中高高地举着一个牙膏盒,牙膏盒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我一想起牙膏盒就能记住长方体的这个特点,所以,我向同学们推荐这个好方法。”他别出心裁的方法太令我惊讶了,我大声地称赞道:“你的方法太棒了!看来只要注意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地方,无论什么都能研究出学问来!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好方法!”
  二、从动手实践中理解数学
  学生的动手操作,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言语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他们在触觉、视觉、运动觉协同感知周围事物的同时,正以活跃的内部言语感受情境,拓展思维。他们在操作时,必然也在同时思考,而操作中获得的形象和表象,又及时推动他们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或进行归纳、类比、联想等,从而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请学生将9个乒乓球分别放到几个盘子里。分几盘由学生自定,但要求每盘苹果个数同样多。最后发现:有的学生正好分完,有的还有多余,但是多余的苹果又不够再分……余数的概念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学生对“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也渐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我提示学生可以用各自桌上的工具研究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学生们量的量、比的比、摆的摆、拼的拼,开动脑筋,人人参与实践。有的说:“长方体表面上相对的长方形,形状、大小是一样的。”还有的说:“剪开后能重叠的两个面形状、大小都一样。”这些发现,都是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的。由于操作活动是动态的,它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故而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亲自创造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并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从动手实践中发现数学
  我们数学教育定义到哲学角度上来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判断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的思想来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如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的某些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假设,不断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学习原本就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活动。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让学生任意编出商4的除法算式,并将学生们写的算式展示在黑板上,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计算器等方法,寻找这些算式的特点、算式与算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动脑想、有的用眼看、有的动笔算,同学们都在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提示得很少,学生发现得很多,同学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一条商不变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主动、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大脑对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但是学生对所发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那是长远的,知识只能使学生受益一时,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我认为如果坚持这样做,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不久的未来创造出更多的新事物、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在生活化学习环境下,学生都积极投入,认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既保证了阅读效果,也帮助学生增加了语文知识的积累,顺利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生活化模式应用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
摘 要 小学生在学习中,语文是学习科目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学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涉及到升学的问题,学生在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过程中也需要应对一定的问题。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语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双智慧的双眼,文章就以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深入地
摘 要 乡村小规模学校已成为农村教育办学的常态模式,实施有质量的村小教学必须要多措并举。除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从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课程实施、学校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才能有效提升村小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质量;多措并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99-01  分布广且网点分散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占全国小规模学校总数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重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希望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学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主要阵地。班级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骨干,也是学生管理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课;提出班主任老师应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班主任还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提高学生的进取心,各方配合,协同教育,用爱和感动来创造奇迹。  关键词 学校;班级;班主任;爱  中图分类号:C40,G424.2
摘 要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对加强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材改革、扭转教学模式及评价教学质量等具有关键作用。对此,若要进一步增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则需要将核心素养思想与教学活动全面结合。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57-01  从概念层面进行分析,数学
摘 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个性化教学遵循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将学生当作具有个性的人、发展中的人,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个性化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7
摘 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带着问题、明确的目标进入数学课堂,积极主动地根据已有知识水平和课本所提供内容去摸索、发现答案,无形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去思考、同学之间去讨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情境;趣味性;实践性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095-01  数学的学习具有非常严
摘 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的,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弊大于利。初中数学本身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如果學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并质疑,那么很多时候是无法得到自我的提升与发展的。所以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也终于发现了这一问题。当前的教育更注重的是要培养学生们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勤于思考
摘 要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印发,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数学学科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作用,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于课堂教学实际,是这一轮改革的重要任务。讲评课是高中教学中常见的课型之一,它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数学讲评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