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生足球训练之我见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培养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从兴趣的培养抓起,从小抓起,从小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足球的技巧、技能。在足球训练教学中,学生如果情绪高涨,兴趣浓厚,训练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训练积极性得到增强。学生的足球兴趣一旦被激发成功,他们的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且能有效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训练;兴趣培养
  一、宣传示范,培养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各班黑板报,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以及其它各种宣传手段,让全校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和认识足球的相关知识、人物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足球兴趣爱好。此外,足球教练还应精心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足球的视频,了解足球方面人物,如组织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一边看教师可一边介绍主要人物及他们的事迹,让学生认识足球明星,从而激起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爱球、练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掌握足球基本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足球射门的学习训练中,学生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射中球门,可每次射门都偏了,学生会出现垂头丧气的样子,认为自己不行。教练在这个时候应集合队伍,讲解要点、重点、难点,示范射門的动作,从而达到准确射门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训练目的,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第一,加强奔跑练习,且速度要不断加快;
  第二,认真练习跳跃动作,且要越跳越高;
  第三,反应要快,要有猴子那样敏捷灵活的反应;
  第四,动作协调性要好,主要要学生练习掌握平衡身体技能,才不会轻易倒下;
  第五,准确性要高。比如练习踢墙的动作,自己心中要有目标,自己想要踢到哪儿,一脚就能踢中。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做到个性的发展和团队合作相统一,做到各自身与心相结合,努力达到准确射门的教学目标。
  二、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作为体育教师要从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他们独特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学生就能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赏识。
  例如,在足球训练前,教师先让学生掌握好踢球脚法。由于学生刚接触足球,还没掌握好控球技术,灵活性不够,足球在学生面前显得极不听使唤,于是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而失去自信,作为专业体育教师,此时就应该灵活应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同学们,你们真的非常棒,第一堂课你们都非常认真踢球,而且学得非常到位哦!当学生受到教师激励之时,立刻就重拾信心,情不自禁地投入下一环节的训练中,练得更加认真,更加带劲。慢慢地他们摸索到球的属性,掌握了支撑脚和踢球脚的关系,不断获取了足球运动的知识和踢球技能。
  三、以玩促训,掌握技巧
  小学生对足球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像巴西、荷兰、墨西哥等,他们都是非常重视足球运动的发达国家,他们在教学中都十分重视“足球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应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取得胜利。如果只是为了比赛胜利而参与训练,就会限制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各自的特长、技巧和风格。
  在教学中,采取玩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足球训练,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游戏过程中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紧张程度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足球战术、赛场攻守、策略等,提高足球技巧运用能力。例如,游戏《传接球比赛》,教具以足球为主,游戏的重点是练习踝、膝关节,主要让学生学习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技巧,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及协调能力。“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反应快。”游戏前,老师先讲解并且示范踢固定球,再把全队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对练,学习脚内侧传球。学生听得清,看得明,踢球要领熟记于心,对练中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中的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足球运动教学的效率。
  四、以赛促训,磨练意志
  足球训练的开展,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足球同其他项目不一样,它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既需要磨练团队的战术配合,也需要队员充分发挥个性技术,大家要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对手,取得胜利。通过训练与比赛,学生都会明白,自己只有刻苦训练,敢于拼搏,勇于挑战对手,面对强者不退缩、不惧怕,胜利才会属于自己的球队。如,在强化训练的同时,经常开展分组比赛、班际足球赛、校际友谊赛等,这是既对学生训练成果的检阅,又能通过比赛有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对抗的意志力,不断提升自我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足球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训练,让他们喜欢足球,热爱足球,乐于参与足球活动,让学生在快乐足球中掌握本领,并在活动中重视培养、选拔足球人才,为上级培训机构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足球幼苗。
  参考文献:
  [1]周亮,浅谈小学足球训练和兴趣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9).
  [2]何跃利,提高学生兴趣是上好足球课的关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2).
  [3]卫平来,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10(04).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心阳光教育,创设朝气蓬勃、乐教好学、格调高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氛围。本文通过对开展阳光教育进行探索,试以探讨学校实施阳光教育的有效方式与体会。  【关键词】阳光教育;阳光校园;阳光少年  近年来,我校一直倡导和实施“阳光教育”发展理念,高举“阳光教育”大旗,创设了朝气蓬勃、乐教好学、格调高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氛围,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什么是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穿插流行歌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的音乐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初中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优化初中生的音乐欣赏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流行音乐。  【关键词】初中音乐;流行歌曲;穿插应用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课程教学的改革也不断地向前推进。当前的文化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这就给音乐教育理念注入了鲜活的元素,让音乐教学
【摘要】目前有些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愁眉苦脸,在老师一脸的威严下,只好抓耳挠腮,搜肠刮肚,面对黑板上的命题,胡拼乱凑。结果,写出的文章出现了许多空话、套话,甚至还会闹笑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关键词】真情实感;慧眼;童心;巧嘴;巧手  一、小学习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
【摘要】教师的“积极教育”可以体现在生物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本文从生物知识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方面探究教师可以做出哪些“积极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积极教育;生物教学  教师的“积极教育”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填鸭式”教授学生知识的方式。表面上看,教师教授学生知识越多显得越积极,但实际上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消极后果——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老师必须重视学生关于地理的学习,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如何开展高效的课堂更重视。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工作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本文将分析创客教育理念下教学模式建构的原则,并提出一些教学模式建构的措施,希望可以改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
一、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思路  1.科技类的综合实践成果  近年来,沙滘中学科技类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成果,我们以这些案例和成果作为校本课程转化的原始材料,一边实践一边转化,在转化为一个个单个可操作案例的基础上制定课程目标和内容,在目标和内容引领下,使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更适应地围绕某个研究内容进行教材编写,最终汇编成校本教材,再应用于实践,形成校本课程。  2.地方科技教育资源  沙滘中学
摘 要:科学的认识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事物需要长时间的认识、尝试、导入、试验,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教师应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为了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引入新知识之前,应以归纳、诱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提高对科学的认知。  关键词:科学课;课堂;探究  一、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认知的好奇心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说到“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这种动因可理解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从“有趣”到“厌学”,其根源是他们由一开始的主动学,转变成了被动学、被迫学。本文从三个方面浅析如何促进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主动性;教法  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贯穿词语的方式能提高学生词义辨析能力;指导学生速读能促使其快速提取信息;指导文本细读能发展学生审美能力;读写结合能提高学生个性表达的能力。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了解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