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丸结合穴位贴敷提高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耳穴压丸联合大黄穴位贴敷在结肠镜检查中对肠道准备度和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5月-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门诊需进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2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耳穴压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贴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大黄穴位贴敷,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与大黄穴位贴敷。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 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记录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的肛周不适,排便不适及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

结果

4组治疗后BB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8,P=0.030),其中贴敷组[(7.45±1.20)分比(6.78±1.32)分]与联合组[(7.26±1.11)分比(6.78±1.32)分]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组治疗后腹痛、腹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47、5.879,P值分别为0.034、0.001),联合组肛周不适[(0.07±0.38)分比(0.44±1.07)分]、排便不适[(0.40±0.81)分比(0.87± 1.32)分]、腹痛[(0.93±1.32)分比(1.69±1.61)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贴敷组腹胀[(1.05±1.00)分比(1.64±0.95)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耳穴压丸联合大黄穴位贴敷有助于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且可减轻患者肠道不良反应,临床中可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配合使用以完成肠道准备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芍药甘草汤干预紧张性头痛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得到芍药甘草汤的潜在有效成分与靶点,运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紧张性头痛的作用靶点,得到"芍药甘草汤-紧张性头痛"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并进行拓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