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同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76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不同热缺血时间分成3组:A组(28例),热缺血时间<20 min;B组34例,20 min≤热缺血时间<30 min;C组14例,热缺血时间≥30 min。术中所有患者均行单独肾动脉阻断。采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检测手术前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值的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GFR值,明确安全的肾脏热缺血时间,并观察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果

C组患侧肾脏GFR[数据以M(Q1Q3)表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较术前下降了19.43(17.70,22.06)、17.04(13.94,20.70)、13.82(10.72,18.73) ml/min,A组分别为12.07(10.91,13.42)、10.04(9.16,11.75)、8.44(7.07,9.72) ml/min,B组分别为13.64(12.48,16.72)、10.29(9.17,14.27)、9.63(7.85,12.59) ml/min。C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肾GFR术后3个月较术前下降(10.70±4.93)ml/min,A、B两组为(5.64±4.12)、(6.37±4.32) ml/min,C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1个月总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热缺血时间是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P<0.001)。

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缺血时间,术中应尽量将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 min内。热缺血时间≥30 min对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大,并且早期总肾功能恢复缓慢。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BP-TURP)后继发获得性原发性纤溶亢进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4日收治的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资料。患者88岁,因反复尿潴留10年,再发并留置导尿20 d入院。血压101/59 mmHg(1 mmHg=0.13
目的探讨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4年5月8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且早期无明显阴囊疼痛的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3~16岁,平均12岁。均以急性下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其中伴有呕吐4例,腹股沟区疼痛2例,发热1例。外生殖器检查患侧阴囊皮肤红肿,睾丸呈横位并触痛,牵拉睾丸时腹痛加剧。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睾丸血运减少或消失。结果8例患者
目的探讨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对初学者软性输尿管镜检查操作的训练作用。方法软性输尿管镜初学者51名,先进行Uromentor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基本操作训练1 h,然后进行软性输尿管镜肾内探查专项训练3 h。在专项训练前、后,运用软性输尿管镜右肾内探查项目对学员进行初评、复评各一次,分别记录操作总时间、组织损伤次数(软性输尿管镜镜体+器械)、肾盂肾盏被完整检查面积并进行GRS评分,然后进行比
目的分析影响软性输尿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清石率的相关因素,初步建立清石指数(stone free index,SFI)模型来评估和预测FUR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393例行FURL的患者资料,以体质指数、肾积水程度、有无菌尿、肾功能不全、结石部位、数目、结石累计最大径(cumulative s
目的探讨Wunderlich综合征(Wunderlich syndrome,W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W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15/15)、低血容量性休克(5/15)、肉眼血尿(4/15)和肾区叩击痛(15/15)。实验室检查异常:贫血(9/15)、凝血功能异常(5/15)。15例中5例危重患者,
目的测量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肾与结肠的解剖位置变化及相对位移,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体位选择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6例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64层螺旋CT检查,测量两种体位下的肾水平距离、结肠水平距离、结肠距模拟穿刺线距离和肾结肠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结肠到模拟穿刺线距离分别为:左侧[(26.56±15.36) mm和(12.25±13.16)
目的探讨高磁场强度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双指数模型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24例肾肿瘤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0、20、50、100、200、400、600、800、1 0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双指数模型计算单纯扩散系数(slow
目的探讨带蒂环形包皮瓣尿道成形一期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蒂环形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37例复杂性前尿道狭窄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1岁。病因:尿道损伤13例,医源性13例,淋病反复发作2例,不明原因9例。尿道狭窄部位:尿道悬垂部22例,球部9例,狭窄从尿道悬垂部延伸到后尿道6例。狭窄尿道长度5.0~14.0 cm,平均8.1 cm。采用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