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学生表达生活感受和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将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一种创新活动生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然而随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作文教学也需要教师投入精力与热情去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突破。反观当前作文课堂,不少老师基于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一直呈现“高耗低能”的教学现象。如今作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我们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进行教育教学上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
  关键词:作文;教育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实践
  
  1.新教学理念的提出及中学生作文问题的分析
  作文是学生表达生活感受和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将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一种创新活动生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中学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太紧,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题材狭隘、立意浅薄等。在给出题目之后,学生往往搜肠刮肚也只能拼出只字片言,而且多数属于千篇一律的模仿,例如捡到钱包、看妈妈辛苦织毛衣等等,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相类似的作文,一般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对学生的作文分数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与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的兴趣,老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写出来,释放他们写作的能力,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创造天地。
  2.当前中学作文的教学现状
  首先,有的老师认为写作是不用教的,认为学生天生就会,只是让他们随意创作。在课堂中老师给了题目就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些学生自身有一定水平,因此不需要老师就可以写得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才能掌握方法。
  其次,有些老师认为文无定法,所以放任学生自由创造,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由于过于放任学生的创作,导致学生连基本的创作格式都没有。中学是学生奠定写作基础的良好时期,如果学生写作模式不正确,对以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巨大的阻碍。
  再次,老师认为学生只需要阅读大量课外书,就能拓宽知识面。有些学生打着增长知识面的旗号,将各种课外书籍都阅览一遍,不但水平没有提升,反而耽误了大量时间。阅读分为好几种,有消遣式的阅读,有功利性的阅读,只有比较欣赏式的阅读才有可能对写有帮助。
  最后,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发现,教学生识记和语文基础知识一般比较顺利,可是让学生写作文却难度特别大。一提到写作文,学生愁眉苦脸,抱怨连连。因为学生自身就有着畏惧的心理,害怕自己的作文不及格,同时结合作文的具体要求让他们感觉到没有东西可写,因此他们在心理上对作文有抵触的习惯。
  3.针对优化中学作文的具体实践与思考
  3.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选择性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诠释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许多学生“胸中无笔墨”,导致在课堂中不知道写些什么。因此我会定期组织学生去阅览室读书,并推荐他们多读一些社科人文类的杂志,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等。并鼓励他们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为自己的作文加分。但是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是对写作有帮助的,阅读的材料要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不然学生的表达会“假、大、空”。因此在平时阅读的时候,需要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选择性地挑选,以达到优化阅读的目的。
  3.2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媒体技术于一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给学生一个现成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创作。但是写作需要启发,学生对于一个简单的题目很容易造成思路匮乏。比如我在让学生描写四季的景色时,会给学生放映一段视频,里面有北方的雪景,有南方的春雨,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丰富的大脑语言,然后我会让学生及时地写出来。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导,而没有老师传统的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3实现自身实践
  教师要灵活变通,相机而行。有些学生一到作文课就发愁,有的学生一节课上下来,连自己想要写什么都确定不了,两节课过去了连提纲都确定不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想像原来那样强制学生非要交出一篇文章,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作文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面对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或没得可写的现状,我认为不是因为学生写不出来,而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只要顺应他们的兴趣,就能够让他们将想要表达的写出来。在学生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会因势利导地让学生由感而发,比如下了一场大雨,我会让他们欣赏雨景,听别人议论雨的“大小”,还鼓励他们体验踩踏水花的乐趣,然后写成作文。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快乐,然后从写作中得到美的享受,能不兴趣盎然、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
  4.结语
  巴班斯曾说:“每一种教法,从本质看,都是辩证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切要以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际去改变方法,推陈出新,顺应学生的兴趣再引导与启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有的想写有的可写,就必须大胆探索与改革,处理好学生的主体与老师引导地位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石志华.论“以人为本”作文教学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3.
  [2]孙哲.十年高考作文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二中)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校园的精神积淀,其重要程度已和传统的课堂教育并驾齐驱,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和摄影活动便可形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内容应注重人文教育,为摄影活动提供精神基础;摄影活动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了生活中的语文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美的情操,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摄影活动;校园文化
争与让的迷茫    问: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谦让。但后来我发现,我的孩子遇事总是一味退让,尤其是遇到有的孩子很“独”,不懂与人分享时,我的孩子总是吃亏、被欺负的一方。我感到气愤,又感到迷茫。或许真的是时代变了,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我该教育孩子是“争”还是“让”呢?  方宏林   答: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做到既不霸道,也不过分忍让。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这一点。  强与弱,原本不是过错
摘要:《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但却一扫缠绵幽怨的送别老调,表现得雄壮豪迈、慷慨激昂、鼓舞人心,体现出高适开阔的胸襟以及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的语言之精练,境界之高远,都堪称典范。教学中,应抓住三大关键,简化教学,突出重点,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友情;珍惜;想象;别董大;愁  《别董大》是高适与老友董庭兰久别重逢、短暂聚会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中意境点明了二人当时的处境:才子董大
摘 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道出了初中英语教师在短暂3年时间及有限40分钟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成功迈进英语殿堂。从崭新的生本教育理念、别样的授课,融入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使学生英语学习更富有成效,使课堂更富有魅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注重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体现于学生对
合肥民生工程四年观察  汪名旵 夏 军    “发展为先,民生至上”,“合肥务实做民生,绝不作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人们时常能听到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关于民生工程一贯经典的阐释。  从2007年的12项民生工程,到2008年的28项民生工程,再到2009年的36项民生工程,2010年的33项民生工程,合肥市财力最近四年直接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近90亿元,受惠群众超过450万人次,百
门口站一激情澎湃的少年  早上,校园里一片宁静。突然,校长办公室的门外传来一声“报告”,打破了宁静。校长打开门,发现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恭敬而严肃地站在门外。男孩激动地说:“校长,请您给我开一封介绍信。如果可以的话,我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一去换取俄罗斯博物馆的一个中国印迹……”  校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他说的是啥意思?镇定了一下后,校长说:“我不明白你想说什么,不如你写下来,可以
小美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5个月时就能够腹部离地四肢爬,10个月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以至于爸妈都觉得这小丫头是有点运动天赋的。无论是亲子游泳,还是平衡车训练,其实说到底,我们对她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期盼,只是希望她能在各种运动和比赛当中多一點对学习的认识,对失败的体会,和受到挫折后大胆面对重新再来的勇气。    小美的爸爸是个体育爱好者,去年参加了成人的斯巴达勇士赛,不知是不是由于娃爹回来之后兴奋的描
电脑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方便而高效。当电脑普及后,书法的实用性也就逐渐消退了。在电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还有必要教书法吗?笔者认为,书法永远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一、书法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是炎黄子孙的责任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书法也是因汉字而产生的一门艺术。从古到今,名家辈出,是他们的丰富想象和创新精神,才使这朵艺术之花娇艳开放。继承和发展这门艺术,是
摘 要:在课堂上,教师讲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学生却越发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放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这台戏中充当脚手架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习方法;学习热情  一、现状及意义  一直以来,在课堂上,教师讲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但是,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教师抱怨学生学不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其中,包括情境创设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不仅能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学生不再是沉闷地听讲,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心随之飞扬。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活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