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爱伦·坡《失窃的信》——从西方叙事学和心理同构的角度

来源 :外语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结合心理同构的理论,对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失窃的信》进行解读,分析小说的内部整体结构,以及叙事模式和心理同构的关系,从而帮助读者挖掘小说的主题,理解推理过程,达到美学的欣赏效果。
其他文献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工艺复杂化、装置大型化、规模扩大化等因素,化工设备出现爆炸事故的风险越来越高,设备爆炸时对化工建筑产生较高的冲击波荷载,为确保结构以及人员安全,结构
2007年6月20日课间操,激动人心的东师附小五年级跳大绳比赛终于开始了。裁判员老师一声令下,“预备——”我和何欣雨同学又快又稳地摇起了绳。“开始!”打头的耿千卉“噌”地蹿到绳下,敏捷地抬腿跳绳,“嗖”地下绳,第二位的尚妍辰紧随其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飞快地上绳,起跳,下绳。“51,52,53……”一连跳了50多个都很顺利。糟糕,王孙荣下绳时脚绊绳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他红着脸敏捷地爬起来,最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