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耳背伤耳又伤“心”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老人都认为老年人听力下降是正常的衰老现象,因此他们听力下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区永康介绍,发现老人耳聋,及早帮他们佩戴助听器,可以有效保护残余的听力。
  听力下降从对门铃声不敏感开始
  区永康副教授介绍,其实每个人上岁数之后,多多少少都有听力下降的现象,有的还伴有耳鸣,如蝉鸣,似风声。耳鸣常常会使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临床上将这种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性、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
  老年人耳聋有其自身的特点,开始听力下降以高频听力为主,老人常对门铃声、电话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而平时的讲话能听到,以后逐渐引起中、低频听力下降;还有的表现为分辨能力下降。能听得见别人讲话,但分辨很困难,也就是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所以与人交流的能力会下降。
  三成以上老年痴呆与耳聋有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张雪媛医生分析,老年人听力下降后,不能有效交流,逐渐脱离社会生活,有时还得不到子女的理解,更容易脾气暴躁,心理更加孤独,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老人听力下降,长期不接受声音信号刺激,听力系统包括听觉中枢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会很快减退,会加重耳聋的程度;交流减少,也会加速人的精神衰老,老人会变得性格孤僻,痴痴呆呆,交往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据统计,30%以上的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与耳聋有关。
  轻中度聋也要及早配助听器
  区永康提醒,老人在出现听力下降时及时采取措施。比如针灸、穴位按摩、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益处,但并不能逆转老年性耳聋。最适合的应对方法是及时配置一个合适的助听器,它虽不能治疗老年性耳聋,但对老人提高听力、防止听力障碍加重是最为有效的。
  要注意的是,出现听力下降时,助听器要尽早配,不要熬到听起来非常费力了才去配。因为听力损害越严重,补偿就越大,在听力非常差时配助听器,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区永康提醒,和配眼镜一样,助听器不是买,而是验配,助听器选配不当也会损害听力。因此最好去医院找专业人员选配。医生会根据耳朵的大小,先做模,选合适的助听器安上去,同时根据电测听测试的结果,选择性调整频率,如高音听不到,助听器可选择性扩大高频,低频正常,就不加大,在保障效果的同时,将可能的损害降到最低。
  现在的助听器与以往模拟机单纯的放大声音不同,它可通过频率判断滤过噪音,从而选择性地加强和辨别语音,减少杂音的干扰,完全可以满足轻、中度耳聋老人的需要。当然,如果听力损失已经达到助听器难以补偿的程度,可以考虑进行振动声桥或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提高听力。但那样的话,费用会贵许多。
其他文献
患同样疾病的人,服用同样成分的药物,却有的好得快,有的好得慢。这除了个体差异外,还与心理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心理上的失衡,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失常,进而影响脏器的正常运转,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尤其是胃肠道,对过度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比较敏感,更容易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心脏支架手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手术能有效解除心肌缺血,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接受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如果不“在意”自己的身体,是有可能再次复发的。  “保养”不好,支架会“坏”  ●本刊记者: 抚顺读者蒋某最近有些胆战心惊,因为前不久,在7年前和他一起做支架的病友又发生心梗,重新植入了支架。他不明白,支架难道坏了吗?为什么又发生了心梗?他也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发生这种情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政权频繁更迭,战争时起时伏,生命朝不保夕。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时代造就了思想上的活跃和学术上的自由以及个体价值的独立。而
很多人都知道到糖尿病病久了会伤眼底,其实高血压也会导致眼底病变。眼科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半年或每年查查眼底,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低头提重物,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眼前固定性黑影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血压过高会导致眼底病变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37岁的男性患者,患者感觉左眼眼前有固定黑影,来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眼底有一片出血,医生给患者测量血压,发现患者血压竟然高达220/
老王体检报告上写着颈动脉狭窄,堵塞了30%。斑块儿、狭窄、堵塞几个词迅速占据了他的脑海,让他害怕极了,感觉脑袋里有颗“不定时炸弹”似的。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告诉他不要过分惊慌,只要吃药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老王这才放了心。  脑血管病重要原因  有人形容颈动脉斑块是埋在人体内的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时刻威胁着健康生命安全。颈动脉斑块到底有多“危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
【流言】 长期吃素能够降低血脂,降低罹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的风险。  【真相】适当吃素能预防冠心病,但长期吃素则有可能成为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适当吃素的人其血液黏度较低,不会因为血管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但长期吃素则不利于健康,而且是导致冠心病的因素之一。  长期吃素会造成人体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及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营养失衡,使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从而使人
采用热线风速仪 ,首次在四角切圆燃烧的流场中 ,对不同高宽比的一次风矩形喷嘴射流在流场中的刚性及湍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 ,并分析了在不同高宽比下矩形喷嘴射流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