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血糖有窍门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糖友抱怨:测血糖每天要扎好几次手指,真是又疼又费钱。其实,这多半是由于测血糖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手指遭罪、浪费血糖试纸是小事,影响检测数据才糟糕。以下提供几个小窍门供大家参考:

1.选对扎针部位


  尽管左右手或5根手指测得的血糖值并没有区别,但建议糖友选择无名指、中指或小指,这几根指头平日里活动较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最优选择是无名指,除了前述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无名指末端的毛细血管更为丰富,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采血也较为容易。

2.充分清洁双手


  不必每次都用酒精来消毒手指,酒精容易使皮肤脱水、干燥、粗糙,增加采血难度。一般来说,温热肥皂水清洗即可。但注意务必保证在手指干燥状态下取血。

3.保证血液充满指尖


  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或对准备扎针的手指从指根向指尖按摩5~6次,也可以像甩体温计那样甩甩胳膊,让血液充满指尖,方便采血。但不要为了促进出血而挤手指,否则容易使组织液混入血液,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局部按压针眼


  采血结束后,用棉棒在針眼处局部按压两分钟左右,半小时内避免手部沾水,以防感染,并使伤口更快愈合。
  此外,自测血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有破损、感染、疤痕或出疹子的手指,暂时不能用来采血;应轮换采血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采血;采血后可涂抹护手霜,保持手部皮肤滋润,减少老茧产生;一旦手指发生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要警惕感染的发生,可以涂抹抗生素药膏并包扎,必要时及时就医。
其他文献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体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之中。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氛围中学校体育教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教学指导思想逐步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化明显,教学设计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存在诸多误区,其主要表现有:    一、技能教学有所淡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
一、关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新体育课程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1]而一些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对健康发挥作用最大的是身体上的健康,而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则是建立在身体
如今,“血脂异常”4个字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少人年纪轻轻就被血脂异常盯上了。对抗血脂异常,既要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在饮食调理中,学会选择脂肪对于调血脂而言其实非常重要。  调脂首选合理饮食和运动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充斥着我们的饭桌,一些与此相关的“富贵病”的发病率也正不断上升。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与超重、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痛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