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接性制约SOA
在1994年成立时,亚马逊仅仅需要直接处理来自网上的在线订单。但是今天,在用户期望获得更快捷服务的同时,亚马逊可能还要面对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系统产生的订单,其IT系统就出现了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
这些连接包括邮件系统、网站系统、数据库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之间的对接。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实现的话,用户的订单可能会延迟数天才能得到确认和解决。同时,系统间点对点的连接让IT系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新的业务需求出现时,企业还需要将新业务系统与上述系统进行点对点连接,IT系统将随之逐渐变得死板、流程会逐渐僵化。
3月5日,在2008 IBM WebSphere随需应变整合大会上,IBM工作人员通过其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产品为用户演示了通过ESB实现企业各应用系统的连接。利用ESB实现对邮件系统的监听,获取客户订单需求信息后,从网站系统寻找到对应商品的惟一编码,通过编码进入企业数据库内查询产品库存信息,然后通过邮件系统回复确认客户订单,再驱动物流配送系统实现货物配送。整个订单处理从客户发出订单邮件到配送驱动仅需几分钟。
今天,通过SOA构建企业IT系统已成为主流趋势,SOA实现的是IT系统组件化、服务化,让业务根据需要调用服务组建成流程与应用。但是今天的应用不是孤立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不同的应用需要相互之间实现连接——采购销售需要与财务核算连接,财务核算需要与审批流程连接,审批流程需要与生产计划连接等。
因此,IT连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经济高效的方式整合现有的和未来的应用、流程和服务,这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应当是无需在应用中添加复杂的编程和接口就可验证,并能确保应用之间信息交换的可靠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越来越复杂的IT环境以及高昂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将使企业无法应用创新成果,并难以提高应用整合的灵活性,进而使SOA无法快速响应新商机。
此时,连接性将制约SOA的发展,并无法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只有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将整个企业应用无缝连接起来——从手持设备、传感器到应用服务器,再到设备和主机,才能更加快捷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才能为其他的SOA服务实现提供框架。
ESB不应限制发展
考虑到IT应用之间各自为政的连接方式将带来IT系统死板、流程僵化的问题,不少业界专家认为,通过ESB为SOA构建龙骨的方式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那么是不是有了ESB就能够确保SOA的成功落地呢?
IBM给出的答案是,ESB方案的选择是决定SOA部署成败的关键。因为针对不同的企业应用环境,ESB的选择应该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以Web服务整合为重点的标准环境而言,所需要的ESB产品可能相对简单。例如对于一家企业级电子商务网站来讲,类似于WebSphere ESB这样针对标准接口整合的产品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中国石化这样的企业而言,简单的ESB产品不但不会帮助企业业务发展,相反会制约企业发展。因为像中国石化这类的大型企业往往已经拥有众多的复杂应用,ESB的选择需要考虑那些已经在许多企业中扎根的软件应用、数据格式、协议和方法。
所以,企业在选择时不应只考虑一个因素或项目,而是需要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进来,包括平台覆盖范围、是否支持Web服务、是否支持现有应用环境、能否为协同交易提供可配置的内在支持、安全性、可扩展性、处理能力、性能、是否能够卸载XML和Web服务等。特别是,如果企业希望对当前的复杂应用和定制应用进行整合或者将它们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的话,仅仅靠单一的ESB产品是不行的。
因此,企业需要可以扩展和定制的、不受限制的ESB来满足SOA架构的需求,并为SOA的其他方面提供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独立或组合使用的方式在企业中实施ESB方案,通过在内部署针对不同需求的ESB产品来满足各个业务领域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备SOA所需的核心连接性功能,实现现有应用的整合和IT资产的重用,帮助企业业务成长。
不受限制的ESB
如果将ESB比喻成架构SOA的龙骨,那么ESB就应当天然地具备SOA不受限制的特性。SOA的本质就是要打破固化的IT,让其组件化、服务化,根据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自由重组。作为龙骨,ESB就必须具备良好可扩展性,不能与独立的应用固化对应。这也是2008 IBM WebSphere随需应变整合大会讨论的核心问题。
但是,从2002年ESB理念被提出之时起,ESB作为独立产品形式出现后,更多地就是被固化在对应两个或多个应用上。在简化应用之间信息数据交换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适应随着业务变化导致IT环境变化时,新的应用简单、有效低成本地与ESB对接的问题。
于是IBM提出了通过广泛的ESB产品来满足每个客户部署需求的理念。这些ESB产品既要能够保证企业内各应用之间的信息交互并与已有的ESB之间实现无缝互联与兼容,让客户无需为每个项目选择各自的ESB,也要能够保证所有的ESB都能并列运行,便于整个企业内对不同的ESB进行定制部署。
在提出针对不同企业环境部署ESB解决方案的同时,IBM强调的核心理念是ESB产品不受限制,即企业在根据自身IT环境选择ESB产品的同时,还要保证未来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更改业务流程致使IT环境发生变化时,ESB仍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兼容性与并行性。
ESB只有具备不受限制性,才能保证企业顺利部署SOA。不管是新建SOA,还是在原有IT基础上实现SOA,SOA所要做的都是将IT系统分解实现服务化,让BPM任意重组服务实现业务应用。这些应用可能是长期不变的,也可能是随时改变的,只有不受限制的ESB才能适应这些应用,让企业具备SOA所需的核心性连接,实现随需应变的应用整合和IT资产的重用。因此,不受限制性的ESB像龙骨一样是SOA构建的关键。
链接:ESB在SOA内的工作角色
启用SOA 应用程序涉及到创建服务接口,服务接口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通过使用适配器用于现有的或新的功能。从最基本的级别来看,启用该基础架构涉及到规划功能,将服务请求路由和传递给正确的服务提供者。然而,基础架构支持在不影响服务客户端的情况下由另一个服务替代原有的服务实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需要根据SOA 原则指定服务接口,并且需要基础架构允许客户端代码以独立于所涉及的服务位置和通信协议的方式来调用服务。这样的服务路由和替代是ESB 的许多功能中的一部分。
ESB支持这些服务交互功能,并通过提供集成的通信、消息传递以及事件基础架构来支持这些功能。因此,它将当今正在使用的主要企业集成模式组合成一个实体。ESB为SOA提供与企业需要保持一致的基础架构,从而提供合适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以及异构环境中的操作。
在1994年成立时,亚马逊仅仅需要直接处理来自网上的在线订单。但是今天,在用户期望获得更快捷服务的同时,亚马逊可能还要面对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系统产生的订单,其IT系统就出现了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问题。
这些连接包括邮件系统、网站系统、数据库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之间的对接。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实现的话,用户的订单可能会延迟数天才能得到确认和解决。同时,系统间点对点的连接让IT系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新的业务需求出现时,企业还需要将新业务系统与上述系统进行点对点连接,IT系统将随之逐渐变得死板、流程会逐渐僵化。
3月5日,在2008 IBM WebSphere随需应变整合大会上,IBM工作人员通过其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产品为用户演示了通过ESB实现企业各应用系统的连接。利用ESB实现对邮件系统的监听,获取客户订单需求信息后,从网站系统寻找到对应商品的惟一编码,通过编码进入企业数据库内查询产品库存信息,然后通过邮件系统回复确认客户订单,再驱动物流配送系统实现货物配送。整个订单处理从客户发出订单邮件到配送驱动仅需几分钟。
今天,通过SOA构建企业IT系统已成为主流趋势,SOA实现的是IT系统组件化、服务化,让业务根据需要调用服务组建成流程与应用。但是今天的应用不是孤立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不同的应用需要相互之间实现连接——采购销售需要与财务核算连接,财务核算需要与审批流程连接,审批流程需要与生产计划连接等。
因此,IT连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经济高效的方式整合现有的和未来的应用、流程和服务,这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应当是无需在应用中添加复杂的编程和接口就可验证,并能确保应用之间信息交换的可靠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越来越复杂的IT环境以及高昂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将使企业无法应用创新成果,并难以提高应用整合的灵活性,进而使SOA无法快速响应新商机。
此时,连接性将制约SOA的发展,并无法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只有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将整个企业应用无缝连接起来——从手持设备、传感器到应用服务器,再到设备和主机,才能更加快捷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才能为其他的SOA服务实现提供框架。
ESB不应限制发展
考虑到IT应用之间各自为政的连接方式将带来IT系统死板、流程僵化的问题,不少业界专家认为,通过ESB为SOA构建龙骨的方式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那么是不是有了ESB就能够确保SOA的成功落地呢?
IBM给出的答案是,ESB方案的选择是决定SOA部署成败的关键。因为针对不同的企业应用环境,ESB的选择应该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以Web服务整合为重点的标准环境而言,所需要的ESB产品可能相对简单。例如对于一家企业级电子商务网站来讲,类似于WebSphere ESB这样针对标准接口整合的产品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中国石化这样的企业而言,简单的ESB产品不但不会帮助企业业务发展,相反会制约企业发展。因为像中国石化这类的大型企业往往已经拥有众多的复杂应用,ESB的选择需要考虑那些已经在许多企业中扎根的软件应用、数据格式、协议和方法。
所以,企业在选择时不应只考虑一个因素或项目,而是需要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进来,包括平台覆盖范围、是否支持Web服务、是否支持现有应用环境、能否为协同交易提供可配置的内在支持、安全性、可扩展性、处理能力、性能、是否能够卸载XML和Web服务等。特别是,如果企业希望对当前的复杂应用和定制应用进行整合或者将它们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的话,仅仅靠单一的ESB产品是不行的。
因此,企业需要可以扩展和定制的、不受限制的ESB来满足SOA架构的需求,并为SOA的其他方面提供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独立或组合使用的方式在企业中实施ESB方案,通过在内部署针对不同需求的ESB产品来满足各个业务领域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备SOA所需的核心连接性功能,实现现有应用的整合和IT资产的重用,帮助企业业务成长。
不受限制的ESB
如果将ESB比喻成架构SOA的龙骨,那么ESB就应当天然地具备SOA不受限制的特性。SOA的本质就是要打破固化的IT,让其组件化、服务化,根据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自由重组。作为龙骨,ESB就必须具备良好可扩展性,不能与独立的应用固化对应。这也是2008 IBM WebSphere随需应变整合大会讨论的核心问题。
但是,从2002年ESB理念被提出之时起,ESB作为独立产品形式出现后,更多地就是被固化在对应两个或多个应用上。在简化应用之间信息数据交换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适应随着业务变化导致IT环境变化时,新的应用简单、有效低成本地与ESB对接的问题。
于是IBM提出了通过广泛的ESB产品来满足每个客户部署需求的理念。这些ESB产品既要能够保证企业内各应用之间的信息交互并与已有的ESB之间实现无缝互联与兼容,让客户无需为每个项目选择各自的ESB,也要能够保证所有的ESB都能并列运行,便于整个企业内对不同的ESB进行定制部署。
在提出针对不同企业环境部署ESB解决方案的同时,IBM强调的核心理念是ESB产品不受限制,即企业在根据自身IT环境选择ESB产品的同时,还要保证未来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更改业务流程致使IT环境发生变化时,ESB仍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兼容性与并行性。
ESB只有具备不受限制性,才能保证企业顺利部署SOA。不管是新建SOA,还是在原有IT基础上实现SOA,SOA所要做的都是将IT系统分解实现服务化,让BPM任意重组服务实现业务应用。这些应用可能是长期不变的,也可能是随时改变的,只有不受限制的ESB才能适应这些应用,让企业具备SOA所需的核心性连接,实现随需应变的应用整合和IT资产的重用。因此,不受限制性的ESB像龙骨一样是SOA构建的关键。
链接:ESB在SOA内的工作角色
启用SOA 应用程序涉及到创建服务接口,服务接口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地通过使用适配器用于现有的或新的功能。从最基本的级别来看,启用该基础架构涉及到规划功能,将服务请求路由和传递给正确的服务提供者。然而,基础架构支持在不影响服务客户端的情况下由另一个服务替代原有的服务实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需要根据SOA 原则指定服务接口,并且需要基础架构允许客户端代码以独立于所涉及的服务位置和通信协议的方式来调用服务。这样的服务路由和替代是ESB 的许多功能中的一部分。
ESB支持这些服务交互功能,并通过提供集成的通信、消息传递以及事件基础架构来支持这些功能。因此,它将当今正在使用的主要企业集成模式组合成一个实体。ESB为SOA提供与企业需要保持一致的基础架构,从而提供合适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以及异构环境中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