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和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内部控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特点入手,分析了现阶段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关解决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1
前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同其他社会经济主体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资金到政策上都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其他私营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却远远高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内部控制上的缺陷导致的。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在制度和人才储备方面都有极大的不足,在积极适应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和风險加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的控制。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特点
(一)没有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现阶段我国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计工作没有能够及时适应信息化的环境,拥有较差的安全性,不利于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内部控制的整个会计工作中,财务分工虽各有不同,然而不同分工却没有专业和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通常都是由一人来进行的,这就极大的忽略了职务分离的原则,不利于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1]。
(二)人才储备不足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他们应当能够掌握专业的财务和企业管理知识,还能够拥有使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只有这类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及时的解决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更没有积极的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工作举步维艰,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难度增加
一方面,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及系统的建立,企业中各个部门都能够及时的在网络上共享信息并进行沟通,转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另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很多原始的数据经过系统的处理就会消失,这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因为工作中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究竟是系统还是初始的数据,这就导致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部分职工就有机会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舞弊。种种问题都给内部审计增加了难度[2]。
(二)内部控制风险加大
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实施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只要将相应凭证进行录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计算并生成一定的账目或表格,因此无法再进行对原始账目或凭证的审核和校对,串录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的解放人力,数据系统能够快捷的完成处理工作,但是却无法对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一旦在录入数据的过程中就发生错误,无法进行及时的校正,会导致以后一系列的账表都发生连续错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加大。
三、信息环境下国企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
(一)提高内部相关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及时加强内部控制,并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首先需要加强相关财务和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信息化观念和内控的意识。企业应当及时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对其进行培训,促使其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并积极组织内部交流活动,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效率,这样一来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抓住重点,指出问题所在[3]。
(二)结合会计信息环境增强管理体制
信息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积极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管理体制的增强为基础保障。首先,加强业务流程的重组,不断促进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在改造传统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当及时结合会计工作中的信息流程,在自身的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技术和经营风险,从而促使自身风险预警体系的完善;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及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应当尊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确保其能够独立审查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审查工作内容包括处理财务的准确性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其中包括针对原始数据和电子资料移植性的审查和保存数据安全性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落实和加强信息化环境中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四、结论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同世界先进技术的接轨。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在实施信息好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具有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完善和人才储备不足的特点,并面临着内部审计难度增加和内部控制风险加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想有效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积极加强组织培训,提高内部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并结合会计信息环境增强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2]任孝峰.和谐管理视角下的国企内部和谐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陈旭,周元元.浅析IT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的改革思路与实施[J].当代财经,2008,04:117-119 123.
关键词:国有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1
前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同其他社会经济主体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资金到政策上都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其他私营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却远远高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内部控制上的缺陷导致的。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在制度和人才储备方面都有极大的不足,在积极适应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和风險加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的控制。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特点
(一)没有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现阶段我国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计工作没有能够及时适应信息化的环境,拥有较差的安全性,不利于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内部控制的整个会计工作中,财务分工虽各有不同,然而不同分工却没有专业和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通常都是由一人来进行的,这就极大的忽略了职务分离的原则,不利于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1]。
(二)人才储备不足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他们应当能够掌握专业的财务和企业管理知识,还能够拥有使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只有这类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及时的解决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更没有积极的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工作举步维艰,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难度增加
一方面,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及系统的建立,企业中各个部门都能够及时的在网络上共享信息并进行沟通,转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另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很多原始的数据经过系统的处理就会消失,这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因为工作中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究竟是系统还是初始的数据,这就导致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部分职工就有机会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舞弊。种种问题都给内部审计增加了难度[2]。
(二)内部控制风险加大
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实施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只要将相应凭证进行录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计算并生成一定的账目或表格,因此无法再进行对原始账目或凭证的审核和校对,串录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的解放人力,数据系统能够快捷的完成处理工作,但是却无法对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一旦在录入数据的过程中就发生错误,无法进行及时的校正,会导致以后一系列的账表都发生连续错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加大。
三、信息环境下国企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
(一)提高内部相关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及时加强内部控制,并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首先需要加强相关财务和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信息化观念和内控的意识。企业应当及时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对其进行培训,促使其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并积极组织内部交流活动,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效率,这样一来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抓住重点,指出问题所在[3]。
(二)结合会计信息环境增强管理体制
信息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积极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管理体制的增强为基础保障。首先,加强业务流程的重组,不断促进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在改造传统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当及时结合会计工作中的信息流程,在自身的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技术和经营风险,从而促使自身风险预警体系的完善;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及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应当尊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确保其能够独立审查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审查工作内容包括处理财务的准确性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其中包括针对原始数据和电子资料移植性的审查和保存数据安全性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落实和加强信息化环境中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四、结论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同世界先进技术的接轨。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在实施信息好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具有会计信息化制度不完善和人才储备不足的特点,并面临着内部审计难度增加和内部控制风险加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想有效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积极加强组织培训,提高内部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并结合会计信息环境增强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2]任孝峰.和谐管理视角下的国企内部和谐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陈旭,周元元.浅析IT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的改革思路与实施[J].当代财经,2008,04:117-119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