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是高质量的早教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年轻的父母愿意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早教班,接受所谓的“专业指导”,从教孩子学习爬行到教学说话,从教孩子认字到奥数启蒙,不一而足。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早教往往是低效的。其实,最高质量的早教应该是陪孩子玩耍,最好的早教老师应该是父母,因为玩耍是幼儿自发自然的活动。
  游戏让孩子做主
  【案例1】 青青刚刚两岁,是一个性格外向、爱好运动的小姑娘。她每天只要醒来就不停地运动,钻、爬、跑、跳无所不能,常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对此,青青的妈妈没有厌烦,反而鼓励女儿随心所欲地玩耍。有时候,青青的爸爸还带女儿玩冒险运动游戏,比如他把青青抱到窗台上,然后退后一步,张开双臂让青青跳到自己的怀里。刚开始,青青不敢,但在爸爸的鼓励下,她闭着眼睛朝下跳。爸爸接住了她,并夸她勇敢。青青发现这个游戏好玩,整天缠着爸爸玩“跳山崖”。每次跳到爸爸怀里,她都“咯咯”地笑个不停。
  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青青的运动天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同龄孩子相比,她身高、体重、胆量、敏捷度都领先一步。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更加阳光、自信,與父母的关系更融洽。每天早上6点,青青都和爸爸一块起床,然后出门晨练。见爸爸在双杠上身手敏捷,她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爸爸的保护下,她能双手抓住双杠悬垂20秒钟,令晨练的人赞叹不已。青青还在跳远的沙坑里学会了翻跟头,动作干净利落。体育教练看到了,说青青是个练体育的好苗子。青青的爸爸笑道:“我早就知道,这不正在对她进行运动早教嘛。等她到了5岁,看她喜欢什么,田径、体操或者球类,选一个,到时给您送来接受专业训练。如果她不喜欢练体育我也没白费功夫,至少锻炼身体了。”
  【分析】 联合国《儿童宣言》中说:“儿童应有充分游戏和娱乐的机会,应使游戏和娱乐达到与教育相同的目的。”随着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的发展,一岁以上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就不再是吃睡交替,开始有了玩的意愿和需求。青青的父母是有心人,他们在陪女儿玩耍的过程中通过细致的观察,逐渐发现和了解女儿的兴趣点,并且不着痕迹地培养,做到了寓教于乐,这样的早教是高质量的,自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大运动量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轻松愉快地使其活动能力增强;其次,选取孩子感兴趣的游戏项目,以玩耍的形式进行训练,孩子更容易接受。
  青青的身体素质提高了,相应的,对外界适应能力也获得提升,其智力的发展也能得到促进。体育类型的亲子游戏还培养了孩子的勇气、耐力、注意力等,孩子会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同伴、成人的认可,增强自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爸爸陪青青玩的“跳山崖”游戏还培养了女儿对爸爸的信任感,在刺激的游戏中,她获得了宝贵的安全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青玩的游戏,可以称得上是内外兼修的体育早教。
  【建议】
  1.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首先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玩什么、怎么玩、什么时候玩,全部让其自己决定。但父母要注意安全,让孩子量力而行,以免受伤。
  2.孩子的特点不同、兴趣点不同,父母不可盲目效仿,更不应攀比,应该细致地观察孩子,多方面尝试和引导,然后因材施教。
  3.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静静等待花开的浪漫心情。
  自己动手做玩具
  【案例2】 4岁半的琳琳是个特别会玩的小丫头。比如,家里买了新洗衣机,送货的叔叔还没走,琳琳就把洗衣机的包装箱改造成了“舒服的家”。她钻进去,正哄芭比娃娃睡觉呢!琳琳的爸爸见状,赶紧找来木工锯,给女儿的新居锯出门窗,方便女儿进出。琳琳的妈妈又找到废旧床单,给窗户做了一个漂亮的窗帘。琳琳乐坏了,在新居里乐此不疲地玩,连吃饭都不肯出来。爸妈由着女儿,把做好的饭菜端到包装箱旁边,隔着小小的窗户往里面递饭。
  琳琳自己动手做玩具不是第一回了。此前,她曾把爸妈的床下改造成隧道,把卧室的飘窗改造成复杂的城堡。在户外玩耍时,琳琳的“发明创造”使她成了孩子王。她带着小伙伴们用随手捡来的小石头搭建“长城”,用包装用的白色泡沫块建“房子”。天黑了,没办法玩玩具,琳琳就带着小朋友们玩“踩影子”游戏,等等,每次的主意都很新颖。
  琳琳有许多买来的玩具,但玩几天就没兴趣了,她似乎更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对此,爸爸妈妈很支持,鼓励女儿大胆实践,并且积极参与其中,陪着女儿玩得不亦乐乎。
  【分析】 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认为,幼儿接受刺激和获得经验越多,大脑建立的联系网络就越多。玩具和游戏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玩具来进行。婴幼儿选择游戏材料时往往具有随意性,任何材质、形状、功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游戏的材料。从孩子的婴孩时期,父母们就要经常带孩子开眼界,认识自然界的植物、动物,认识生活中的物和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充分地在生活、玩耍中通过视觉、触觉等认识大千世界,孩子也在游戏中不断解决“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会这样”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获得满足和成长。
  对于新鲜的东西,幼儿经常爱不释手,可是新玩具在两三天后就会失宠。这时,不能给孩子贴上“没耐性”“喜新厌旧”的标签,而应思考这些玩具怎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自制玩具虽然也会失宠,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玩具材料的大小、形状、厚薄、软硬、轻重、衔接方法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动手时还能锻炼手部肌肉。最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做玩具能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获得自信心。但是,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动手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父母的参与和指导。
  【建议】
  1.父母别把孩子的异想天开当成胡闹、调皮,而应该允许、鼓励孩子尝试,让孩子体验自由的快乐。
  2.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动手做玩具的过程中——但要注意,是参与而不是指导。父母参与的方式是把自己当成幼儿,用童心陪伴孩子,而不要在孩子专心做玩具时教孩子知识,比如:“宝贝儿,这是三角形,有三条边;这是四边形,有四条边。”用知识抵消孩子的乐趣,最终会令孩子反感,最终认为知识是无趣的。
其他文献
联词: 相约,帮助,领情,割袍断义,什么,或许,扑哧,角度  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相约去公园玩。当我到他家时,他正遇到一道难题,苦思冥想就是做不出来。为了帮助他快点完成作业,我一口说出了答案。谁知他不但不领情,反而怪我多嘴。我勃然大怒,和他吵了一架后摔门而出,决定和他割袍断义。  我边走边想:他为什么会怪我?或许我真的做错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的确错了,应该让他独立把题做出来。于是,我折回去,准备
孩子受惊生病  家长教育孩子本来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常有好心办成坏事的,这实在让人始料不及,懊恼不已,同时也给人们深深的警示。2017年3月4日《武汉晚报》一篇题为《“虎爸”逼儿放鞭练胆致其吓出癫痫》的报道就很引人思考。  12岁的小冰一直非常胆小,连小虫小猫都不敢碰。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小冰的爸爸曹师傅明知儿子怕放鞭炮,回乡后却买了一箱烟花爆竹。大年三十晚上,曹师傅喊小冰到院子里,怂恿他亲自点燃一
自从有了第二个孩子,我发现家里的气氛明显比以前不和谐了!小小的家庭矛盾更频繁地爆发,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而敏感起来。  经过三四年的磨合,我逐渐明白了,有些家庭矛盾,其实是父母不当的言行引发的。  家有俩宝,批评不连坐  【案例】批评老小,牵累老大  我家有兄妹两个孩子,兄妹俩养了两只小鸡,一只羽毛金黄,另一只羽毛上有红色条纹。虽然两只小鸡养在一个笼子里,但是兄妹俩分得很清,各自负责各自
【编者按】  高中是孩子一生中学习能力增强最快,学科基础知识积累最快,身心发育变化最大,精力最旺盛,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一则是高中的起步阶段,是初中、高中的衔接年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因为高中阶段有如此剧烈的变化,孩子在高一才更容易出现问题,研究者将这些问题统称为“高一陡坡现象”,指高一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家长、老师的要求极不和谐的一系列外部形态。许多高一家
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行过一句话,叫“我拿青春赌明天”,不知害了多少年轻人。美好明天不是赌来的,青春更不是赌注。令人嗟叹的是,许多家长把这种赌博思维延用到家庭教育上,拿孩子的青春当赌注,去实现自己的某种特定理想,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辽宁阜新家长杜士强的故事非常典型。  杜士强从小喜欢踢足球,渴望成为万众拥戴的球星,但家境贫寒,没钱供他学习球艺,他只能把这个理想压在心底。
问:我家有三姐弟,我是大姐,二妹和三弟曾因与父母发生争吵闹上法庭,因此,多年来二妹和三弟未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虽后来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父母直至去世都住在我家,由我照顾,且三弟属于收养的。请问,这种情况下,二妹和三弟是否还享有遗产继承权?  周小莉(山西运城)  律师说法: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
问:我父亲今年78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4年前,他与同样丧偶的林某结婚,去年因感情破裂而协议离婚。林某身体状况不好,又无固定的住所和经济收入,我父亲念及夫妻情分,同意支付给林某6万元作为经济帮助,该款分三年付清,每年支付2万元。今年7月,林某因病去世,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经济帮助款只给付了2万元。现在,林某的儿子作为林某的法定继承人,向我父亲索要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经济补偿款,說未支付的4万元经济帮助款为
浑身缺点的小冬  小冬今年9岁,是珠海市橫琴新区某小学的三年级男生,因行为叛逆,不服管教,严重干扰班级纪律,被任课老师一致称为“典型的坏孩子”。小冬的班主任是位负责任的老师,多次要求小冬的爸爸韩先生想想办法,否则小冬可能会出大问题。无奈之下,韩先生带小冬找到我咨询。  单独交流时,韩先生告诉我,小冬的确是个坏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经常随意离开座位走动。勉强坐在座位上,他也忍不住玩自己的手指或文具
研究表明,宝宝从小热爱劳动,成年后的生活比不爱劳动的人更充实、更幸福,事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劳动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非常重要。  劳动教育好处多多  暑假到了,宝宝们免不了要放松一阵子,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无聊期。许多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养宝宝的才艺,其实,教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别小看教宝宝从事家务劳动这件事。精神分析
问:前不久,我儿子在某医院接受阑尾割除手术时出现医疗事故,我要求医院赔偿,双方达不成协议,遂对簿公堂。在选择鉴定机构时,我与医院意见不合,医院选择A机构,我选择B机构。最后,主审法官居然组织我们双方抓阄,结果选择了A机构。尽管A机构具备司法鉴定的资质,但鉴定结果明显对我不利。请问,选择鉴定机构这样庄重的事,可以采用儿戏般的抓阄形式吗?法官的做法是否违反司法程序?  陈利君(湖北荆州)  律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