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小RNA-34a在大鼠脑缺血皮质区的表达及其作用
【机 构】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赣州 3410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20年37期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学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细胞增殖抗原-67(Ki-67)、细胞角蛋白19(CK19)、人类骨髓内皮细胞(HBME-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CD56)和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的表达率。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病理科诊断为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302例PTC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例数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动态过程。疾病的发生常伴随着糖基化的改变,尤其是蛋白糖基化的异常。研究结果显示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的改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UT8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通过上调底物分子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参与细胞的恶性化过程与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因此,利用FUT8的生物学特点,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目的探讨POU3F3对垂体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9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150例垂体瘤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POU3F3和微小RNA(miRNA,miR)-127-5p表达水平;采用短发卡RNA(shRNA)和过表达技术在RC-4BC垂体瘤细胞中分别敲降POU3F3和过表达miR-127-5p,采用Li
目的探讨hsa_circ_000598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60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取自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结直肠癌组织中hsa_circ_000598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sa_circ_
目的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分为4组,TB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AMSC移植组、假手术组,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将AMSC移植到TBI大鼠损伤周围区域,移植1周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TBI大鼠损伤周围区域炎性小体蛋白复合物组分:NLRP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
目的观察经多普勒痔动脉结扎及直肠肛管修复术(DGHAL-RAR)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对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超声组(53例)与对照组(47例),超声组采用DGHAL-RAR术,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探讨结直肠癌中4种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状态及其与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4种MMR蛋白的表达;对存在MMR蛋白表达缺失者进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对其中236例(含缺失组的53例)进行RAS和BRAF基因检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634例中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