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师教语文——《永久的生命》教学札记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然的工作,但设计出一堂好课并能在课堂上理想实施,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永久的生命》这样的哲理散文,教什么,如何教,学生能学到什么?名师的经验和方法,是较好的源泉;自己的融会与贯通,是最好的雨露.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n1.通过诵、唱、吟三种方式理清本词意象变化(骤雨——烟雨——风雨)背后的情感变化,从而达到以诵体味情,以情指导诵的目的.n2.引导学生感知吟诵的基本规律.(教学重点)n3.在诵、唱、吟的过程中体味重点词语的内涵.例如,莫听、谁怕、烟雨、风雨.(教学重点)n4.品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期刊
高考语文卷第一题即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这道题不仅没有让他们“开门见喜”,反而是“开门见愁”,因为这道题得分真的不容易.何以解愁?唯有悟“道”.道在哪里?我以为,可以参照“庖丁解牛”.rn一、阅题程式rn庖丁解牛之道与高考论述类文本解题之道有诸多相似之处,考生若能践行“目视—胸透—神遇”的阅题程式,循序渐进,刻苦训练,掌握论述类文本的规律,自可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期刊
《荷塘月色》怎样能教出新意,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对此,笔者此次备课结合学情和文体特点,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抓手,揭示言语形式的奥秘,透视言语背后的情感;在备教材的同时重点备教法,备教学重点的同时备学生的困惑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思维梯度的问题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期刊
《囚绿记》中作者借“绿”言志的写作手法值得探析.本文对“绿”的象征意蕴展开品析,即“绿”中包含着美好事物的映象、蓬勃的生命、绝处逢生的希望、高山流水的知音、发自内心的喜悦、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等.
教学实践证明,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探索、分享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同时获得个性体悟,达到“触类旁通”,有效地解决传统阅读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尴尬问题.文章从定议题、择文本、设问题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雨霖铃·寒蝉凄切》的群文阅读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