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PTSD样大鼠蓝斑(locus ceruleus,LC)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处理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TSD样大鼠蓝斑(locus ceruleus,LC)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组,非SPS刺激大鼠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分别进行各组蓝斑神经元M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检测,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蓝斑神经元MR的表达呈现24h急剧下调,4d、7d,14d和28d恢复性上调。结论PTSD样大鼠蓝斑神经元
其他文献
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far-upstream element(FUSE)binding proteins,FUBPs]属于单链DNA结合家族,它包括FUBP1、FUBP2、FUBP3三个家族成员。它们通过与原癌基因c-myc的远端上游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DG)神经发生的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大鼠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3,MMP-13)和CD147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 stromal tumors,GIST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中Cyclin D1、CDK4及P27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MMC对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