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普职融通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普职融通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目前,普职融通主要有普职学籍互转、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举办综合高中班或普职融通班等形式.其目的是增加教育的选择机会,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利局面.笔者认为,一方面,这种措施的教育目的存在悖论,因而难以取得实质性成功;另一方面,未能改变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育现实,因而并无实际意义和普遍价值.从一些学校的实践来看,普职融通并未取得应有效果.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普职融通呢?笔者认为,普通学校设置职业教育课程是关键.
其他文献
管办评分离既是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基于权责界定的相对独立,也是基于质量共治的有机统一,与放管服改革同为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依存.在管办评分离制度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分别承担有限责任、主体责任、参与责任、适度责任;政府、学校、企业、社会评价组织之间互为交叉耦合关系,形成多元协商共治的职业教育质量治理体系.
学习领域项目化课程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结合课改实践,按照从课程的顶层规划到课堂基础教学的思路,围绕规划学习领域、确立教学目标、引入项目载体、创设学习情境、策划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过程评价与反馈六项课程主体内容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分析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思路.
在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多样化条件下,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职业取向、生涯规划、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出发,建立与高职专业群生源结构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专业群“大类招生、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订专业群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护理专业群是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产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应然选择.从社会外部视角和学校内部视角分析护理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关系,明确了“职业调研与岗位分类—路径结构与专业对比—分析路径与匹配专业”的组群过程;基于“大健康”理念构建了护理专业群“S-C-H+”多元协同育人平台,提出护理专业群持续发展策略;从确定护理专业群培养目标与组群专业、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总结专业群组群经验三个方面提出基于“S-C-H+”多元协同育人平台的护理专业群组群实践方案.
课程思政是指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思政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频共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职会计专业“统计岗位实务”课程中“设计统计调查问卷”课题为例,从厘清三维目标、紧扣四个关键点、借力教学实施等方面寻求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生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