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翻译方法和策略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的两百余年时间里,中国历史来到了第二次翻译的高潮,同时也是第一次科学翻译的高潮.以文化适应为原则指导下的西洋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成为“西学东渐”浪潮中翻译活动的排头兵.他们同与其合作的中国士大夫虽然未能建立起系统的翻译理论,但他们首创了“洋译华述”的翻译方法,对“会通超胜”思想、从目的出发的实用主义翻译以及意译等翻译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至今仍具备强大的借鉴意义.在结合实际翻译活动案例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这段时期耶稣会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梳理和总结.
其他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及专业能力,还能够促进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打造高效音乐课堂,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
运动镜头具有展示和阐释的功能,是独特的表意体系.希区柯克导演生涯中的经典之作《后窗》就是一部将运动镜头的表意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这部被他认为是“纯粹体现电影技术的影片”,以富有巧思的运动镜头完成了信息的传递、人物关系的构建,编织起疑团丛生、惊心动魄的悬念之网,最终引起观众对作品背后的伦理品质、深层内涵的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