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中医院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工作实践,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酶工程 教材选用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58-01
中医院校是有着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高等院校,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办学模式,而生物工程属于工科类的前沿学科,需要很好的实践能力,它的学习不仅仅是来自教师的传授,不像是中医那样有老医生的经验之说,而是需要大量参与和实践。在这样的社会背境条件下,酶工程教学要结合大环境的特色,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教好本学科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做如下总结。
1 教材选用
教材的选用与更新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如何选择适合于本专业学生的教材,真正把教材的使用与更新落到实处是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教材选用原则:
选用的教材必须以质量为标准。我院学生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该教材由酶乐和教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能够结合酶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编排上结合酶工程的特点,系统介绍酶学知识、阐述酶的技术的生物改造的原理和应用,最后对酶的应用进行分析,力求反映近年来酶工程领域内涉及的新理论和新进展。该书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既能满足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又与医药相关,也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我院近几年来使用该教材学生反映情况良好,同时,好教材要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资料配套使用,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
2.1 备好课,合理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备好课,那么课堂上才会从容不迫,才会理顺思路,课堂效果和气氛随之也会好,这样也会带动学生的学习气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课程安排要合理,重点应突出
酶工程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以酶的生产和应用为教学的主线,酶学基本知识要跟学生讲清楚,酶的分离纯化,酶反应器及固定化等这些要作为重点内容来讲,同时,要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启发带动学生与以往课程之间联系。
2.3 绪论课引领整个课程
绪论在整个课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章节,它对整本书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是对本学科内容总体的介绍。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者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展示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涉及内容,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进一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2.4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当今酶工程发展迅速,与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特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酶制剂的出现,酶的许多特殊功能将被发现。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更多的参考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还应向学生介绍酶工程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些内容的处理可以以原有课程体系为“载体”,作为活性成分渗透进去,使教学内容及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步骤,提高学生兴趣。
3 教学方法
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是枯燥的,而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不到整堂课的1/2。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1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同时教师先给出某章节的要求及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求答案,然后组织讨论解答思考题,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酶反应器一章,经学生自学后,通过课堂小测试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酶反应器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操作原理基本能够掌握,通过自学—提问—讨论—总结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摆脱被动输入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 利用实例教学
酶工程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述中要尽量把生产、生活中与酶的生产与应用有关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酶的应用一章,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酶在医学、工业、轻化工、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应用情况的资料、信息,在课堂上一起分析,采用生产和生活实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实验教学[4]
实验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培养训练中医院校学生专业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酶工程又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深化实验改革,对实验进行整合,可以开展一些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设计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热情。
4 考核方式
4.1 课程论文
在授课中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课程论文,内容方面可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与酶工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参考文献去完善论文。通过学生撰写论文就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从中拓展本学科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及表达能力。
4.2 期末成绩考核[5]
在酶工程课程期末考核,我院是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主要分出勤、提问、课后作业和实验三部分。作业占10%,主要是布置一些思考题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10%,主要考察学生课堂提问、听课、及小组讨论等情况;实验情况占10%,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期末考试占据总成绩的70%,主要检验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贯通和理解。
在酶工程的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围绕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四个环节,做到各有侧重而紧密结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酶工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发展迅速,要求主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适应新情况,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新世纪的生物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酶乐和.现代酶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2] 郭艳琼.酶工程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11-12.
[3] 刘向蕾.高职院校中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222.
[4] 孙鹏.酶工程教学思考[J].陕西教育,2008(2):98.
[5] 冯飞,梁佳勇.酶工程课程的教学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08(5):154-155.
关键词:酶工程 教材选用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58-01
中医院校是有着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高等院校,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办学模式,而生物工程属于工科类的前沿学科,需要很好的实践能力,它的学习不仅仅是来自教师的传授,不像是中医那样有老医生的经验之说,而是需要大量参与和实践。在这样的社会背境条件下,酶工程教学要结合大环境的特色,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教好本学科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做如下总结。
1 教材选用
教材的选用与更新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如何选择适合于本专业学生的教材,真正把教材的使用与更新落到实处是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教材选用原则:
选用的教材必须以质量为标准。我院学生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该教材由酶乐和教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能够结合酶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编排上结合酶工程的特点,系统介绍酶学知识、阐述酶的技术的生物改造的原理和应用,最后对酶的应用进行分析,力求反映近年来酶工程领域内涉及的新理论和新进展。该书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既能满足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又与医药相关,也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我院近几年来使用该教材学生反映情况良好,同时,好教材要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助资料配套使用,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
2.1 备好课,合理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备好课,那么课堂上才会从容不迫,才会理顺思路,课堂效果和气氛随之也会好,这样也会带动学生的学习气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课程安排要合理,重点应突出
酶工程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以酶的生产和应用为教学的主线,酶学基本知识要跟学生讲清楚,酶的分离纯化,酶反应器及固定化等这些要作为重点内容来讲,同时,要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启发带动学生与以往课程之间联系。
2.3 绪论课引领整个课程
绪论在整个课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章节,它对整本书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是对本学科内容总体的介绍。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者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展示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涉及内容,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进一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2.4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当今酶工程发展迅速,与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特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酶制剂的出现,酶的许多特殊功能将被发现。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更多的参考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还应向学生介绍酶工程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些内容的处理可以以原有课程体系为“载体”,作为活性成分渗透进去,使教学内容及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步骤,提高学生兴趣。
3 教学方法
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是枯燥的,而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不到整堂课的1/2。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1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同时教师先给出某章节的要求及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求答案,然后组织讨论解答思考题,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酶反应器一章,经学生自学后,通过课堂小测试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酶反应器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操作原理基本能够掌握,通过自学—提问—讨论—总结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摆脱被动输入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 利用实例教学
酶工程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述中要尽量把生产、生活中与酶的生产与应用有关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酶的应用一章,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酶在医学、工业、轻化工、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应用情况的资料、信息,在课堂上一起分析,采用生产和生活实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实验教学[4]
实验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培养训练中医院校学生专业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酶工程又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深化实验改革,对实验进行整合,可以开展一些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设计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热情。
4 考核方式
4.1 课程论文
在授课中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课程论文,内容方面可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与酶工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参考文献去完善论文。通过学生撰写论文就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从中拓展本学科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及表达能力。
4.2 期末成绩考核[5]
在酶工程课程期末考核,我院是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主要分出勤、提问、课后作业和实验三部分。作业占10%,主要是布置一些思考题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10%,主要考察学生课堂提问、听课、及小组讨论等情况;实验情况占10%,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期末考试占据总成绩的70%,主要检验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贯通和理解。
在酶工程的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围绕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四个环节,做到各有侧重而紧密结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酶工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发展迅速,要求主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适应新情况,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新世纪的生物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酶乐和.现代酶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2] 郭艳琼.酶工程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11-12.
[3] 刘向蕾.高职院校中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222.
[4] 孙鹏.酶工程教学思考[J].陕西教育,2008(2):98.
[5] 冯飞,梁佳勇.酶工程课程的教学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08(5):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