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不容乐观,反映了教学效果与就业需求存在差距。近年来,笔者在教育领域关注到一个新词——MOOC,这股浪潮是否也会推动中职教育颠覆性的变革?基于MOOC的启示,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现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试验探索,尝试课堂模式的翻转。
【关键词】MOOC计算机应用 教学设计 翻转试验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众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提出并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仅仅关注教学方法层面的改进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打破传统,从课前到课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尝试计算机应用实操课堂模式的翻转。
一、MOOC的背景与启示
Kop 和 Sara Ibn El Ahrache 等认为,MOOC 由五个主要元素组成:教师,学习者,主题,学习材料和情境。北京邮电大学李青老师等人观察和分析了十门 MOOC课程,总结出了 MOOC 的一般运行模式,从中提取出 MOOC 的组成要素:物的要素(平台与工具,课程信息,学习活动)和人的要素(课程教师,学习者,课程协调人)。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关于MOOC的文献后得到启示:(1)课前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课程,制作视频,对抽象内容进行生动直观的分解。(2)课堂内需要完整的学习资源支撑,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3)课堂外需要交互平台使课堂得到延伸,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图解教学设计思路
2.课堂内学生活动设计
①个体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这一环节是教学中的基础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视频内容与课堂联系是无缝对接的,学生看完一段视频,自主完成一个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完成这项任务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演示文稿的界面操作和功能实现。
②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活动设计
竞赛机制的规范和活动组织的实效是这一环节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设定竞赛主题、形式、时间及评分标准,并将比赛规则提前告知各个小组。其次,要有目标激励,制定目标时,最好有加分项,例如,某个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既美观又实用,并且添加了创意,就给予该组学生相应的加分,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后,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能力,把握好时间节点,随时给学生必要的提醒或提出新的要求,也要利用好组长,发挥他们分工协调和辅助教学的作用,才能使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激烈又有序地开展。
③总结及课后任务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时出现较多的问题和情况,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并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网站和论坛,明确学生必选的课后测试和可选的拓展任务,向学生介绍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课堂外交互学习活动设计
利用交互平台,如博客、论坛、QQ、微信,促进学生课后群体学习氛围的形成,相互提问、评论、发表博客来记录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和反思,教师针对每个主题提出若干问题,却不设置固定答案,而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对于某一个特定主题的观点,教师混迹于论坛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启发式的点拨,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方便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开拓视角,激发创新。
四、不足与展望
考虑到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能力的局限性,MOOC目前仅被试验于高校,但中小学生运用MOOC学习也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2013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有一场主题为“在线教育改变世界”的圆桌会议,原文是"RevolutiOnline.edu - Online Education Changing the World.",其中最耀眼的来宾就是12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尼娅兹,她在2012年就学完了好几门MOOC课程。虽然MOOC模式目前无法完全被迁移到中职课堂中来,但教师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尝试模式的转变,微课就已经作为一种前奏流行在中职课堂上,事实证明中职学生更乐于体验新模式,接受创新,因此笔者相信在未来,只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解开技术层面的难题,MOOC在中职的运用也将成为一种新时尚。
【关键词】MOOC计算机应用 教学设计 翻转试验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众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提出并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仅仅关注教学方法层面的改进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打破传统,从课前到课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尝试计算机应用实操课堂模式的翻转。
一、MOOC的背景与启示
Kop 和 Sara Ibn El Ahrache 等认为,MOOC 由五个主要元素组成:教师,学习者,主题,学习材料和情境。北京邮电大学李青老师等人观察和分析了十门 MOOC课程,总结出了 MOOC 的一般运行模式,从中提取出 MOOC 的组成要素:物的要素(平台与工具,课程信息,学习活动)和人的要素(课程教师,学习者,课程协调人)。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关于MOOC的文献后得到启示:(1)课前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课程,制作视频,对抽象内容进行生动直观的分解。(2)课堂内需要完整的学习资源支撑,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3)课堂外需要交互平台使课堂得到延伸,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图解教学设计思路
2.课堂内学生活动设计
①个体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这一环节是教学中的基础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视频内容与课堂联系是无缝对接的,学生看完一段视频,自主完成一个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完成这项任务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演示文稿的界面操作和功能实现。
②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活动设计
竞赛机制的规范和活动组织的实效是这一环节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设定竞赛主题、形式、时间及评分标准,并将比赛规则提前告知各个小组。其次,要有目标激励,制定目标时,最好有加分项,例如,某个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既美观又实用,并且添加了创意,就给予该组学生相应的加分,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后,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能力,把握好时间节点,随时给学生必要的提醒或提出新的要求,也要利用好组长,发挥他们分工协调和辅助教学的作用,才能使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激烈又有序地开展。
③总结及课后任务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时出现较多的问题和情况,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并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网站和论坛,明确学生必选的课后测试和可选的拓展任务,向学生介绍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课堂外交互学习活动设计
利用交互平台,如博客、论坛、QQ、微信,促进学生课后群体学习氛围的形成,相互提问、评论、发表博客来记录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和反思,教师针对每个主题提出若干问题,却不设置固定答案,而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对于某一个特定主题的观点,教师混迹于论坛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启发式的点拨,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方便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开拓视角,激发创新。
四、不足与展望
考虑到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能力的局限性,MOOC目前仅被试验于高校,但中小学生运用MOOC学习也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2013年1月底,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有一场主题为“在线教育改变世界”的圆桌会议,原文是"RevolutiOnline.edu - Online Education Changing the World.",其中最耀眼的来宾就是12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尼娅兹,她在2012年就学完了好几门MOOC课程。虽然MOOC模式目前无法完全被迁移到中职课堂中来,但教师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尝试模式的转变,微课就已经作为一种前奏流行在中职课堂上,事实证明中职学生更乐于体验新模式,接受创新,因此笔者相信在未来,只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解开技术层面的难题,MOOC在中职的运用也将成为一种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