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好每一课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入手,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预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预习;兴趣;方法;面向全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92-01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做预习,特别是做好精读的预习,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培养预习的兴趣
  学生对预习產生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愿意学习知识和探索真理,预习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方法,鼓励孩子想预习,愿意预习。也可以给孩子们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使孩子们在阅读中有了明确的预习目标。比如:我们在预习精读课文第一课时,要求孩子对生字、词语的预习,以及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预习第二课时时,要求孩子深入思考文章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深入阅读,能读懂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读不懂,产生的疑问在预习本上归纳出来,以备课堂上解决,孩子有路可走,有章可循,那么,预习的兴趣就会提高。
  二 指导预习的方法
  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具体步骤应做到以下几点:下边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说一说是如何进行两课时预习的。
  预习一篇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条理。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查工具书,查资料想方法解决,真正解决不了的,在书上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归纳到预习本上,以备课上提出解决。孩子们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习本上归纳的有:①读懂的词语:疑惑不解、踊跃、崛起、欺凌、耀武扬威、铿锵有力……②读不懂的词语:帝国主义、租界地、褴褛、肇事……③读懂的内容:a.周恩来离开家乡,到东北跟随伯父读书,从伯父口中知道中华不振。b.周恩来在租界内看到了外国人是如何欺负中国人的。c.周恩来决心为中华之崛出而读书。
  3.查。让学生善于利用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多媒体查课文中的背景资料。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扫除生字,生词障碍。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应除了理解词语的本意外,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有的还通过查阅工具书,知道了耀武扬威的本意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在本课的意思是中国巡警不替中国人撑腰,却在中国老百姓面前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学生课前预习得比较扎实,不仅节省了时间,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孩子通过读文,在预习本上写道:本文写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亲眼看到中华不振,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5.在理清条理这方面,孩子们虽然意见不一致,但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统一理解。
  第二课时的预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或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可边读课文边批注或是作上标记,也可写出自己的体会。再归纳写到预习本上,以备课上展示或解决,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时,①能读懂的内容有:a.伯父不让周恩来到租界地玩,周恩来不理解为什么?b.周恩来背着伯父到租界地去,看到了耀武扬威的外国人和中国巡警。c.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d.在修身课上,周恩来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②读不懂的问题:a.周恩来在沉思什么?b.从文中可以体会到他是怎样的人?当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划出自己认为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提出心中的疑问。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词句并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
  三 有效地利用预习
  我们在上课前对孩子的预习本进行查阅,了解孩子的预习情况,对他们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就可直奔孩子不懂的问题,以学定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孩子提出的词语:“帝国主义、租界地”,老师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给孩子讲解。“褴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的都是“衣字旁”,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孩子理解了,衣服破烂。“肇事”理解时引导孩子们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用具体事例,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开汽车的司机就是肇事人,从而理解了“肇事”一词的意思。在帮助孩子划分段落时是这样引导的,在孩子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相近,把它们归为一部分。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疑难解决第一个问题,周恩来在沉思什么?读文,联系上下文,分小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中国人为什么受外国人欺负”?中华不振的原因是什么?我该为祖国做点什么?第二个问题:周恩来是怎样一个人?指导孩子回忆全文内容,并阅读文后资料链接,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周恩来是怎样的人,有的孩子说,周恩来是有远大抱负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理想的人…… 最后联系到自己“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出理由,从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 预习要面向全体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常常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句之类的要求,但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千差万别。对于部分在预习中有困难的学生,需经常给予耐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他们自学的兴趣,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新一课的开始,我班较差的学生周勇同学,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课我读熟了,哪些生字我认识了。”课堂上学起来特别起劲,慢慢地预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如果每个孩子都有预习的能力,并且有兴趣预习,那么全体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预习,是孩子们上好一节的有力保障,教师有效地利用预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企业不仅面临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更要面临国际企业带来的挑战,想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科学落实财务战略
一份来自北京市建委的权威统计数据验证了北京高端住宅“冰火奇观”。在一季度商品住宅(期房)成交均价前3名的项目中,销售都没有超过10套。排名第一的楼盘,成交均价为49215元
期刊
由于海上环境十分恶劣,采油平台均为无人值守设计,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油田成功实施了工艺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平台无人值守,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无法对平台配电系统情况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这篇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在一系列重大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刚刚闭幕,在新一届市委的领导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即将开启新的宏伟篇章。未来五年,北京市人均GDP将从1万多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非常
期刊
全国劳模、我国桥梁界最高荣誉——茅以升桥梁大奖获得者、中国公路桥梁专家,湖南省交通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明宪被判死缓。2015年8月31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陈明宪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涉案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陈明宪操纵工程招投标收取巨额“业务费”,贪腐几乎涉及湖南省内高速公路建设每个环节;两三年内,其生活办公
本文从IP电话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优点.种类.关键技术及IP电话仍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IP电话.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熬学中
石油化工行业不仅对于人们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石油化工行业更是一直在发挥巨大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高.但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给石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