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受体在皮肤外源性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在皮肤细胞中表达的核转录因子,可介导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的细胞毒性反应,在皮肤细胞的分化增殖发挥重要作用,继而产生对皮肤细胞衰老、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外源性污染物主要是通过皮肤上的芳香烃受体进行传导作用。目前关于AHR与肿瘤和炎性皮肤病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本综述旨在对AHR介导的皮肤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针对芳烃受体靶向抗衰的途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在恶性肿瘤治疗中逐渐广泛,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其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十分常见。根据作用靶点的不同对靶向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可找出其中的共性与个性,为皮肤科及肿瘤科医生提供诊疗的新思路。本文将分别从细胞膜相关抑制剂、胞内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免疫检测点抑制剂三个方面综述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处理措施。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走罐组、放血组、研究组,每组30例。空白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活血散瘀汤及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走罐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用走罐疗法,放血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用放血疗法,研究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用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4组患者均治疗15d。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