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变化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004-02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1]。常规手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使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逐渐趋于微创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是目前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案,其治疗安全性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节省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2]。在本组研究中,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7.2±4.3)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排除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其他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标准化,持续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给予胰酶抑制剂及抗生素,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取仰卧位,B超定位后选择穿刺点,避开重要脏器,常规消毒后局麻,在超聲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术,选择合适穿刺套针进行穿刺,拔除针芯,抽出积液送检细菌培养,置入导丝,确定位置后退套管,置入导管,再次扫描确定位 置后缝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病情稳定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血白细胞、血钙、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水平,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病情稳定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 )
  观察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血钙、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对比( )
  3 讨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周主要为胰腺与组织破坏性液化及漏出,主要由炎性反应渗出物组成。这些液体进入腹腔后,激活机体,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必须尽快将腹腔中炎性介质与积液清除,是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胰腺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界限,胰周积液极易在小网膜囊内及腹膜中扩散[3]。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难以将坏死胰腺组织完全清除,甚至会导致大量出血、感染、胰腺功能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因手术有较大创伤,还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应激反应。
  PCD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安全性高,术中可便于操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费用[4]。PCD能作用于多部位,能重复治疗,具有其独特优势,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行穿刺引流时,能将机体内大量的炎性介质、酶、活性物质、毒性代谢产物等排出体外,起到降低腹膜后神经丛刺激、胰腺水肿的效果,改善胰腺微循环,缓解毒素在肠道中的影响,恢复肠道的蠕动[5]。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有学者研究中[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常规治疗与PCD治疗,结果显示,PCD治疗后患者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虽然PC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需要注意相关事项:穿刺前,需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常规等,一旦有出血倾向者不宜进行穿刺治疗;穿刺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腹腔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液体聚积使,大多较为清亮,也存在分隔,但是因为存在坏死组织,作引流时极易引发阻塞,有引流不畅情况出现[7]。在放置引流管时,需要密切关注引流量及颜色,定期行B超观察腹腔及胰周情况,若有引流不畅情况,需要作定期加压冲洗治疗,必要时可作重新置管,确保引流效果;有腹腔严重患者,需要把握手术指征,一旦有手术时机,需要立刻行手术治疗[8]。
  综合上述,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可快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江方正,童智慧,孙加奎等.腹腔双套管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坏死组织引流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22):19-21.
  [2] 张健,杨正安,李小鹏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5):3543-3544,3547.
  [3] 郭佐铭,孙备,白雪巍等.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腹腔感染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13,26(3):158-160.
  [4] 徐元昌,乔占峰,赵铁军等.CT引导置管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13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7):567-569.
  [5] 向珂,田伏洲,汤礼军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胰周脓肿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24(9):1361-1363.
  [6] 蔡雪华,张梅莲,刘捷等.PCD引流管在重症胰腺炎并胰周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60-461.
  [7] 罗孝波,钟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2013,24(25):618-618.
  [8] 黄锦洲,胡刚.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J].中国农村卫生,2013,(z2):289-290.
  作者简介:言彩红(1978-)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各报业印务中心改制转型,企业经营层在做大、做强报纸印刷的基础上纷纷踏入相关印刷业务领域,以应对即将面临的市场化竞争。基于印刷工艺和业务流程的相似性,商业印刷、
潜规则现象是我国主流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必然产物,因而它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运行中。潜规则现象在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同样不可避免。文章首先从旅游项目规划、旅行
尊敬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秘书长许锦枫先生,陆长安先生,尊敬的印刷业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金秋时节,是勤劳人收获的季节;在这硕果累累的佳期,在重庆宏劲印务的大力支持
近期有印刷企业、协会、外贸公司人士来电询问,进口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器CTP和苯胺印刷机及印刷速度≥350米/分钟的凹版印刷机等14种印刷设备及零部件除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目的: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80例产妇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同。观察组给予
【摘 要】 目的:对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
青年人脑卒中是指18~45岁之间青年人发生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我国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欧美发达国家的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5-8%。青年脑卒中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10%左右。因此,如何选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社会负担,己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运动功能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