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黄颡鱼池塘生态套养技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池塘条件
  套养池塘面积0.33~0.66公顷(5~10亩),水深1.5~2米;池塘坡度比为1∶2~3。池底平坦略倾斜于排水口,淤泥保持20~30厘米;池埂坚固不漏水,注排水系和交通、电力便捷;水源水质充沛清新。
  二、养殖前准备
  1.清塘:利用冬季空闲时间抽干池水,冰冻及晒塘30天,然后每667平方米(1亩)使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彻底清塘。
  2.种植水草:放苗前池塘塘底及斜坡等种植占塘口面积30%的苦草、轮叶黑藻及水花生等。养殖过程中水草极易被河蟹吃掉及腐烂而减少,因此按比例应及时添加补给,移植的水草须经洗净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溶液消毒处理,确保良好的栖息生长环境。
  3.注水施肥:放养前一周注水50厘米,视池塘水肥瘦程度每667平方米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00~200公斤,培育扣蟹下塘时的肥水和适口饵料。
  三、苗种放养
  2~3月放养规格为180~200只/公斤的蟹种,每667平方米放500只,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硫酸锌10毫克/升浸浴蟹体15分钟左右。黄颡鱼鱼种是本地培育而成,规格整齐、体质健壮,3月上旬放养规格为100尾/公斤的鱼苗,每667平方米放150尾。
  四、日常管理
  1.投饵管理:
  (1)饵料品种。以河蟹全价配方饵料为主,搭配螺蛳、冰鲜鱼、水草等新鲜的饵料。全过程添加投喂壳寡糖、半乳甘露寡糖,分别为饵料量的0.03%和0.2%,最好是在饵料加工厂进行生产时添加。
  (2)天然活饵料投喂。一是放养时每667平方米投200公斤螺蛳;二是水草保持常规比例,作为青绿活饵料。凡投外来活饵料都应洗净消毒。
  (3)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上午9时、下午17~18时,下午占投饵量的2/3;坚持四看和四定投饵;9~10月每667平方米投100公斤以上轧碎的螺蛳或小杂鱼。
  (4)投喂数量。一般3月中旬水温转暖逐步开始投喂,日投量为河蟹体重的3%~7%,前期略增,具体投喂量以2~4小时吃完进行调整,11月下旬水温较低,此后不投饵料,进入肥水越冬期。
  2.水质管理:前期保持水位50~60厘米,7~10天加水一次,加水量为10~20厘米;5月份后5~7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80~100厘米;7月下旬后勤换水、加水,3~5天换水一次,水位保持100~150厘米。如气温高,水质太肥或变差,就采用大换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中、后期20~30天使用一次生石灰,用量为每667平方米5公斤。7~9月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一般半个月使用一次。水体透明度掌握在前期30~40厘米,中期40~60厘米。
  3.日常管理:
  (1)巡塘。早晚各巡塘两次,主要观察吃食、水质、发病、生长情况,尤其是观察河蟹是否有活动迟钝、上滩现象,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2)清除护理。及时清除残草残饵,保持水体清洁;水草过多要稀疏、过少要添加,保持一定的水草比例,以调控池塘环境,保证河蟹正常生长。
  (3)增氧除害。生长季节晴天中午经常进行增氧及加换水1~3小时,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氨氮及亚硝酸盐分别控制在0.2~0.5毫克/升、0.05~0.1毫克/升。(江苏省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孙伟 邮编:215300)
其他文献
冰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干旱草原地带。  1.生态特征 冰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密生,外具砂套,茎秆直立,株高30~60厘米,叶长5~10厘米、宽2~5毫米,穗状花序直立,长2.5~5.5厘米、宽8~15毫米,小穗水平排列成篦齿状,种子千粒重2克。  冰草是草原地区旱生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抗寒性,适于在干燥寒冷地区生
香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但近来有些商贩见利忘义,将其他植物油掺入香油中,甚至用香油精冒充香油出售,让不少购买者上当吃亏。那么,对于假香油该如何鉴别呢?  l.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清水面上,纯香油会呈现出无色透明的薄薄的大油花,然后凝成若干个细小的油珠。掺假香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扩散。  2.用冰箱将香油冷冻至-10℃,纯香油仍保持液态,假香油会凝结。  3.舀起一勺香油,从高处向油中倾倒。如果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