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74例健康体检者,根据是否溶血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7例.检测并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GLU)、谷丙转氨酶(ALT)].结果 溶血组UA、AST、GLU、ALT水平分别为(379.54±13.55)mmol/L、(59.85±8.66)U/L、(7.59±1.56)mmol/L、(69.85±4.59)U/L,均高于非溶血组的(361.55±15.56)mmol/L、(42.52±7.54)U/L、(5.32±1.63)mmol/L、(54.25±4.5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受检者血液标本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保障各项指标操作的准确性,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率,以保证后续检验工作与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肛门脓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意义.方法 70例肛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予以早期量化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6、1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3.63±4.04)h及首次排便时间(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采取呼吸肌训练结合仪器振动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意义.方法 10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呼吸肌训练结合振动排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坠积性肺炎发生情况、预后良好情况、排痰量、痰液粘稠度、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6.0%,预后良好率72.0%高于对照组的20.0%,排痰量(19.15±3.25)ml多于对照组的(14
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其治疗的首要手段,术后腱骨界面的良好生长是患者早期康复及预后功能恢复的关键.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促进腱骨愈合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如骨膜覆盖、生长因子、富血小板血浆和中药等治疗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多技术仍然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其具体作用机制、作用时机及用法用量等都没有明确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