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几年之前,17英寸的CRT就已经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短短几年过去,液晶显示器占据市场主流时,人们面前的屏幕开始快速扩大。可视面积相当于17英寸CRT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在市场上已经不见踪影,19英寸显示器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更大屏幕的显示器正向用户走来。
表2 不同面板厂商及生产线切割效率一览
广色域面板的前途
和尺寸上的争端类似,广色域面板的发展也受到了面板供应的制约。
传统液晶面板的色域范围仅为NTSC色域的80%左右。通过对背光的改善,新的广色域面板可以将这一数值大幅度提升到90%以上。较大的色域范围能使显示器的色彩更为鲜艳,用户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颜色。
目前,已经有多种广色域面板出现,如友达的M220EW01 V5、三星的LTM220M2和LPL的LM220WE3等。这些面板的色域范围都达到了92%左右。
然而,由于面板供应的紧张,广色域面板并未广泛被采用。明基的工作人员曾透露,明基在年初曾计划在年中推出广色域面板的显示器,当时预计年中广色域面板和普通面板的价格差异可以降到5美元左右。但到目前为止,由于面板供应紧张,两者价差仍然维持在15美元之上,明基不得不将计划推迟。
但同时,明基仍然表示,基于广色域面板的显示器一定会推出,并在未来逐渐取得市场主流的地位。
大屏宽屏成为主角
与CRT不同,进入液晶时代之后,显示器的尺寸在飞快地向前迈进。
厚度和重量的增加是制约CRT显示器尺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液晶显示器并没有这方面 困扰,这使液晶显示器尺寸可以快速发展。
从赛迪顾问的数据统计来看,目前,19英寸左右的显示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19英寸和19英寸以上的显示器市场增长惊人。
价格差的降低是1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在今年面板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小尺寸面板受到了更大的影响。其中,15英寸面板的涨幅达到10%;17英寸面板的价格已经和19英寸宽屏价格相差无几;而22英寸宽屏面板受到的影响最小,价格仅上涨了8美元。
我们本次得到赛迪顾问的数据中并没有关于宽屏的统计。但根据对市场目前在售产品的了解,在19英寸以及19英寸以上的市场中,宽屏产品占据了大多数的地位。尤其是在22英寸以上的显示器中,已经没有4∶3比例的产品推出。
从表1和表2也可以看出,4∶3比例面板的切割效率非常低,造成其价格据高不下。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很难和宽屏产品在市场上竞争。
同时,优派等显示器厂商在年中就推出了17英寸宽屏的产品。但由于这一尺寸领域的总体市场份额已经非常小,同时,这些产品也并不是厂商推广的重点所在。
控制技术花样翻新
在面板同质化的情况下,控制技术的对决成为厂商产品竞争的焦点所在。
在控制方面,今年以来,动态对比度技术带来的对比度指标快速提升如同之前的响应时间大赛一样,成为市场焦点之一。
在年初,LG就以锐比技术带來的高达3000∶1的对比度作为自身宣传的重点。而三星也将其产品全面升级至3000∶1的动态对比度,并引起其他厂商的跟进。
最近,LG再次将锐比技术进行升级,其改进过的锐比技术可以将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提升至5000∶1,将这一竞争延续。
外形和设计重要性提升
在外观和操控等方面,进行新的设计也成为厂商竞争的手段之一。
优派在外形设计方面动作最快。其产品的外观更新也较快,并拥有多种风格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而明基则将用户定位进行重新划分,通过对用户定位的研究而推出对应特定用户群的显示器产品。其最新推出的“百搭”系列显示器就是这一策略下的产物。
同时,人性化设计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在各个品牌的新产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整理线缆的设计,如理线盖、理线圈等。在操控性设计上也有提升,如LG和三星等厂商产品具有丰富的底座调节功能等。
不过,低端的产品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人性化设计往往仅存在于高端产品中。
表4 2007年下半年中国自有品牌LCD显示器市场预测
表5 2007年上半年中国自有品牌显示器市场结构与增长
专家观点:2007年自有品牌大屏LCD市场不断升温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成旭
2007年上半年,中国自有品牌显示器市场销量为665.0万台,其中CRT显示器销量为149.8万台,同比下降39.4%;LCD显示器销量为515.2万台,同比增长112.7%。在LCD市场中19英寸和19英寸以上的细分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95.9%和1204.0%(见表5)。
价格的不断下滑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17英寸、19英寸以及大于19英寸宽屏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宽屏产品成为耀眼明星,厂商的主推和用户的追捧的合力是其畅销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大屏幕、宽屏化、创新设计和环保节能成为未来液晶显示器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全球范围市场形势来看,在厂商的引导和用户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下,综合广视角、高对比度、宽色域范围和快速响应时间等先进技术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将成为市场热点。随着液晶面板供求状况的改变,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将成必然之势,销量将逐年增长。
伴随着娱乐、行业应用、办公等需求的迅速增长,尤其是高清晰度电视以及电影节目的日渐普及和PC性能的提升,用户对16∶10的宽屏液晶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液晶宽屏化趋势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同目前主流的4∶3的LCD显示器相比,宽屏液晶在多媒体表现、日常及商务应用方面更具优势。另外,宽屏液晶的液晶面板并不会因为宽屏化之后大幅增加成本,有望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主流产品之一。
LCD从诞生发展至今,在包括可视角度、响应时间、对比度等技术指标在内的硬件技术层面逐渐进入较为稳定的成熟期,但在功能设计与创新方面的发展则开始出现新气象,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全面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和易用性。
健康、环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议题。对显示器产品而言,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正是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液晶显示器产品自身在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发展也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
随着液晶显示器逐渐普及、步入成熟阶段,节能环保、创新设计等“软”技术将成为产品发展的新趋势。
表2 不同面板厂商及生产线切割效率一览
广色域面板的前途
和尺寸上的争端类似,广色域面板的发展也受到了面板供应的制约。
传统液晶面板的色域范围仅为NTSC色域的80%左右。通过对背光的改善,新的广色域面板可以将这一数值大幅度提升到90%以上。较大的色域范围能使显示器的色彩更为鲜艳,用户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颜色。
目前,已经有多种广色域面板出现,如友达的M220EW01 V5、三星的LTM220M2和LPL的LM220WE3等。这些面板的色域范围都达到了92%左右。
然而,由于面板供应的紧张,广色域面板并未广泛被采用。明基的工作人员曾透露,明基在年初曾计划在年中推出广色域面板的显示器,当时预计年中广色域面板和普通面板的价格差异可以降到5美元左右。但到目前为止,由于面板供应紧张,两者价差仍然维持在15美元之上,明基不得不将计划推迟。
但同时,明基仍然表示,基于广色域面板的显示器一定会推出,并在未来逐渐取得市场主流的地位。
大屏宽屏成为主角
与CRT不同,进入液晶时代之后,显示器的尺寸在飞快地向前迈进。
厚度和重量的增加是制约CRT显示器尺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液晶显示器并没有这方面 困扰,这使液晶显示器尺寸可以快速发展。
从赛迪顾问的数据统计来看,目前,19英寸左右的显示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19英寸和19英寸以上的显示器市场增长惊人。
价格差的降低是1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在今年面板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小尺寸面板受到了更大的影响。其中,15英寸面板的涨幅达到10%;17英寸面板的价格已经和19英寸宽屏价格相差无几;而22英寸宽屏面板受到的影响最小,价格仅上涨了8美元。
我们本次得到赛迪顾问的数据中并没有关于宽屏的统计。但根据对市场目前在售产品的了解,在19英寸以及19英寸以上的市场中,宽屏产品占据了大多数的地位。尤其是在22英寸以上的显示器中,已经没有4∶3比例的产品推出。
从表1和表2也可以看出,4∶3比例面板的切割效率非常低,造成其价格据高不下。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很难和宽屏产品在市场上竞争。
同时,优派等显示器厂商在年中就推出了17英寸宽屏的产品。但由于这一尺寸领域的总体市场份额已经非常小,同时,这些产品也并不是厂商推广的重点所在。
控制技术花样翻新
在面板同质化的情况下,控制技术的对决成为厂商产品竞争的焦点所在。
在控制方面,今年以来,动态对比度技术带来的对比度指标快速提升如同之前的响应时间大赛一样,成为市场焦点之一。
在年初,LG就以锐比技术带來的高达3000∶1的对比度作为自身宣传的重点。而三星也将其产品全面升级至3000∶1的动态对比度,并引起其他厂商的跟进。
最近,LG再次将锐比技术进行升级,其改进过的锐比技术可以将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提升至5000∶1,将这一竞争延续。
外形和设计重要性提升
在外观和操控等方面,进行新的设计也成为厂商竞争的手段之一。
优派在外形设计方面动作最快。其产品的外观更新也较快,并拥有多种风格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而明基则将用户定位进行重新划分,通过对用户定位的研究而推出对应特定用户群的显示器产品。其最新推出的“百搭”系列显示器就是这一策略下的产物。
同时,人性化设计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在各个品牌的新产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整理线缆的设计,如理线盖、理线圈等。在操控性设计上也有提升,如LG和三星等厂商产品具有丰富的底座调节功能等。
不过,低端的产品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人性化设计往往仅存在于高端产品中。
表4 2007年下半年中国自有品牌LCD显示器市场预测
表5 2007年上半年中国自有品牌显示器市场结构与增长
专家观点:2007年自有品牌大屏LCD市场不断升温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成旭
2007年上半年,中国自有品牌显示器市场销量为665.0万台,其中CRT显示器销量为149.8万台,同比下降39.4%;LCD显示器销量为515.2万台,同比增长112.7%。在LCD市场中19英寸和19英寸以上的细分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95.9%和1204.0%(见表5)。
价格的不断下滑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17英寸、19英寸以及大于19英寸宽屏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宽屏产品成为耀眼明星,厂商的主推和用户的追捧的合力是其畅销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大屏幕、宽屏化、创新设计和环保节能成为未来液晶显示器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全球范围市场形势来看,在厂商的引导和用户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下,综合广视角、高对比度、宽色域范围和快速响应时间等先进技术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将成为市场热点。随着液晶面板供求状况的改变,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将成必然之势,销量将逐年增长。
伴随着娱乐、行业应用、办公等需求的迅速增长,尤其是高清晰度电视以及电影节目的日渐普及和PC性能的提升,用户对16∶10的宽屏液晶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液晶宽屏化趋势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同目前主流的4∶3的LCD显示器相比,宽屏液晶在多媒体表现、日常及商务应用方面更具优势。另外,宽屏液晶的液晶面板并不会因为宽屏化之后大幅增加成本,有望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主流产品之一。
LCD从诞生发展至今,在包括可视角度、响应时间、对比度等技术指标在内的硬件技术层面逐渐进入较为稳定的成熟期,但在功能设计与创新方面的发展则开始出现新气象,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全面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舒适性和易用性。
健康、环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议题。对显示器产品而言,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正是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液晶显示器产品自身在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发展也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
随着液晶显示器逐渐普及、步入成熟阶段,节能环保、创新设计等“软”技术将成为产品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