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项目课程数控铣工为例介绍其结构模式和组织实施。
  一、《数控铣削实训与考级》项目教材的开发
  数控铣工是数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配套教材《数控铣削实训与考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主体的原则进行编写,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课程内容参照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成系列按课题展开,考评标准具体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它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该课程将每个项目分解成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铣床操作和零件加工等若干个任务,有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本课程第一模块为数控铣工中级技能训练,第二模块为数控铣工高级技能训练。第一模块15个项目,第二模块20个项目。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符合中高级数控铣工国家标准的项目进行训练。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实训,学生能掌握如下的知识和技能:编制较复杂零件数控铣工工艺;掌握数控铣工的编程知识与操作规程,会编制数控铣工的一般程序;学会选用刀、夹具,学会测量并进行误差补偿;熟练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根据零件图样进行三维建模和运用CAD/CAM软件自动编程及后置处理;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较强的产量和质量意识,树立学生间、师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第一模块15个项目和第二模块20个项目的训练,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取得数控铣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数控铣削实训与考级》内容结构举例
  第一模块:数控铣工中级技能训练项目14:综合加工训练二
  任务1:工艺分析及处理。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分析、工件装夹、切削用量选择
  任务2:程序编制。手工或自动编程
  任务3:机床操作。对刀设定工作坐标系、程序模拟与调试、工件加工、在线测量
  任务4:质量检测和评分。按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检测
  三、项目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项目课程如何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项目教学的一般步骤:选择确定项目名称与内容要求—设计项目任务书—组织项目学习小组,各项目小组接受任务并在教师辅导教学后组织讨论分工—学习、搜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制订制作方案—教师点评并组织修改完善方案—组织实施方案(项目制作)—项目总结并展示相应成果—师生评价交流、提高相关能力与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议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要发挥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益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到最终评价,由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的。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小组分工形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重点在数控编程和零件加工上,数控编程方面建议结合仿真模拟软件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进行教学,零件加工方面宜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训练。本课程的难点在工艺分析上,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克服。
  2.如何评价?
  实施项目教学能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和“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习”的现代职教理念。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力求能充分反映学生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采用观测、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交实践报告、作品评价、自评、第三者评价、小组组长评价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作出综合评定。
  经过第一模块的实训后,参加中级技能鉴定考核,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经过第二模块的实训后,参加高级技能鉴定考核,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师资、设备如何配置?
  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配置,每班配置2位专业教师,一主一辅。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8至10台。AutoCAD网络版45个节点一套;CAXA制造工程师等网络版45个节点一套。数控铣工模拟软件网络版45个节点一套。CAD/CAM机房一个,计算机50台(建网)。
  四、项目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1.教师在项目教学设计时应做到五个“突破”。
  突破45分钟授课制,推出项目教学专用实验实训周;突破单一学科、单一教时教学设计的传统,推出跨学科综合项目或单元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制作项目;突破学习场所的限制,学生可根据需要在实训室等不同场地进行自主性学习、研讨和制作;突破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加强交流研讨、资料检索收集、社会调研、现场参观学习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指导;突破任务的单一性,选用项目可由n个工作任务组成,在任务驱动下,合作完成某一项目的制作。
  2.项目教学中渗透创新教学,项目课程中增设创意项目。
  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开设开足创造学专业课,普及创造学知识。二是转变教学目标。从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转变,以传授知识为前提,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三是进行课堂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主。四是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如以项目设计代替笔试内容,这种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考核方法,能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五是加速学生学习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其学习成果做成产品,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其创新原动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选型》这门课程的特点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能引起人和反刍动物的感染。作为食源性致病菌,可以通过污染多种食物而传播,如各种肉类、奶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从2008年秋季开始,河南省高中开始进行新课改,实施新课程,教材的编排和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教材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更体现生活实际和时代特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然而,我根据这几年的观察和实践,发现老师们甚至教育部门的领导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基本上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
人与人的沟通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而礼仪是尊重的一种体现。中学图书馆是中学生的第二课堂,每天都有大量学生出入其中,图书馆员的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礼姿会舒缓学
摘 要:本文简述了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方案。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 电工电子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知识与技能。电子电工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有十分
摘 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情境教学和小组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得到了应用。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对目前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情境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学习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反思。  关键词: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 情境教学 小组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类专业的重要课程,要学好这门专业课,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