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中的的“三欠”问题与改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孔子和颜悦色地问“点。汝何如?”的时候,中国的语文教学已经出现课堂讨论的雏形.但这种讨论仅仅局限在师生之间。而且目的在于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则从能力为先的理念出发.课堂讨论扩展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使讨论成为一种群体性交谈.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维能力。当代教学中对课堂讨论这一环节的重视,是教学观念转变、新课改理念实践的反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存在是自然的.不断改进当属必然。我们教研组同仁一致认为在课堂讨论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欠缺,导致课堂讨论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改进.
其他文献
在装配式建筑愈发常见与建设材料持续发展的现况下,现如今轻质隔墙板在许多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愈发广泛。该板在应用过程中有很多优势,如防水防潮、保温隔热及免抹灰处理等
20世纪20年代,西方出现了“白领”、“蓝领”,改革开放以后这些词语进入我国,并由此衍生出“金领”、“灰领”、“粉领”等词语。如今又出现了一个新词“红领”。“红领”指公务员,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红色,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颜色,它象征喜庆、成功,又象征革命和政治觉悟。“红”和“领”各自都具有象征意义,它们组合成新词可谓中西合璧。其实,“白领”已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但中国人尚未接受。于是,我国的公务员从白
利用热流耦合有限元方法得到了管层流水冷区钢板表面热流边界条件,适用于板面温度为100~900℃,上、下集管射流初始速度分别为1.5~3.5m/s、2.5~4.5m/s.建立了钢板瞬态温度场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