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附设粘滞阻尼器RC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与抗倒塌性能研究

来源 :工程力学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普通RC框架结构很难避免出现薄弱层的累积耗能集中,以致结构倒塌。作为一种已推广应用的耗能装置,粘滞流体阻尼器可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刚度分布的前提下有效耗散地震输入能量,提高结构抗倒塌性能。根据中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三组不同高度的RC框架结构,并分别进行了附设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各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计算,对比了减震前后结构的累积滞回耗能分布模式和耗能机制,并且采用基于IDA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各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和抗倒塌安全储备。结果表明,附设粘滞阻尼器可显著改善RC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降低主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其他文献
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愈发重要。良好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水处理的主阵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到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及质量,是污水处理厂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和设备管理展开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超声下液体复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试验组接受急诊超声下液体复苏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48 h。比较两组复苏1 h及24 h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尿量、酸碱度(pH)等指标;比较两组复苏24 h
期刊
目的探讨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蓝光照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苓健脾退黄汤泡浴和直肠滴入治疗。连续治疗7 d。期间,若黄疸消退、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则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