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方式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daoki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大鼠模型25只,荧光双标追踪技术研究神经再生方式.方法 在成活的21只模型鼠左侧盆神经节(MPG)内注射0.5μl荧光金(FG),腰4前根(L_4VR)的外周神经-坐骨神经注射1μl快蓝(FB)进行逆行神经追踪.应用组织化学方法 对吻合口远端的神经根(L6VR)进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逆行追踪结果显示FG单标和FG-FB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_4左侧前角,FB单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_3-L_6左侧前角.脊髓腰4节段每张切片上FG单标神经元、FB单标神经元、FG-FB双标神经元数目分别为(20.8±3.3)、(5.7±1.3)、(10.3±0.7).吻合口远端(L_6VR)再生的神经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可见轴突呈深蓝色.结论 逆行追踪结果证明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后,体神经可以通过侧枝发芽的方式长入并替代内脏神经。

其他文献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HLJ/QFY/04(H5N1) HA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获得重组质粒pCI-H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单抗免疫
瘦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调节体重和代谢、内分泌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它是多种器官抵抗损伤的保护因素.本文对其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当前,独立学院科研团队管理中存在着低效率运行、缺乏长期的规划与明确的目标、科学知识管理手段的缺失和忽视团队成果的应用与文化建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优质的科
目的 优化旱半夏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 以旱半夏小块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 与结论使用卡拉胶代替琼脂固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旱半夏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目的探讨儿童SLE的临床特点,分析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及疗效,为儿童SLE的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2月住院的111例SLE患儿资料,总结其临床表
目的 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患者的利益诉求,发现目前存在的服务缺陷,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服务能力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
采用近似分析方法推导出在水平接地网接地导体周围人工改善土壤后水平接地网的等效接地导体半径,结合已有的均匀土壤中水平接地网接地电阻及最大接触电压的计算公式,提出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