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新教师的成长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新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是十大距离的跨越,笔者相应地提出了十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困难;应对策略
  
  当前随着各个学校的发展,新教师在各个学校中所占人数比例不断增加。在农村中学中,这一情况更为突出,有的学校新教师已占一半。新教师的顺利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这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新教师如何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呢?我想新教师首先要能认清他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然后找准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困难才能达此目的。各个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必须认清这些问题,对新教师的培养和帮助才能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那么,新教师有哪些困难呢?我通过自己成长的经历以及当指导教师的一年半的思考和实践,觉得新教师由学生到老师角色转换之间横着十大距离。这十大距离的跨越就是新教师的困难所在。
  一是大学所学知识与中学所教知识有距离。大学知识面广,中学知识面更广。如科技类知识大学强调得少读得少,而中学却是很重要的一大板块。大学知识强调说得有理说得有个性,中学知识强调说得准确无误说得能普遍接受。其原因是中学的考试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情况下是不允许自圆其说、有理即可的情况存在的。
  二是大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生学习方式有距离。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比较大,自主性比较强,中学生学习则与之相反,更多的强调有组织有选择有秩序。即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不是放任自流。
  三是人本身存在着大脑与口手之间的距离。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新教师缺少训练,因而距离更大,而且有时候不明白其中原因,还一脸茫然的问道“我明明想得很清楚,怎么说出来就不对呢?”
  四是想跟做之间有距离。新教师往往觉得只要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了。其实不然,自己想与自己做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想的时候注重逻辑性和审美性,而做的时候注重操作性和交往性以及操作交往的可行性。
  五是自己想与学生想之间有距离。自己想起来很简单很清楚很明白,学生想起来就可能很复杂很不明白。其原因在于一个人天然的会对与自身知识经验不和谐的知识产生反感对立情绪。所以学生想前人和老师所想很困难,老师想学生所想也很困难。但老师必须想学生所想,以期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六是自己做与学生做之间有距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写字速度、说话明白清楚都与老师有距离。学生做的时间一般是老师的两倍是比较合理的。
  七是自己的热情与学生的反映有距离。一般来说教师热情高,学生反映会热烈,但也有你热情似火学生却冷淡如冰的时候。你的热情只燃烧了自己而没有照亮学生的心房;你的声音只掠过学生耳旁而不曾留在心上。所以挥洒激情的时机要选准。但也要坚信不是一切呼唤都没有回响。
  八是自己的付出与学生的要求有距离。有可能是你付出不够,有可能是你付出够多学生要求更多。付出不够是态度问题,付出够多学生仍不满足,原因是在学生最看重最需要你付出的地方你没有做到位,学生不满足;或者是你的指导思想没有讲清讲透,学生不理解;或者是你的付出没有好的结果,因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九是大学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之间有距离。这不是说那些理论用不着,而是新教师找不着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结合点,无法使之付诸实践。
  十是现在自身的学习与自己的教学有距离。现在教师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自己平时的学习与教学距离太远,对自己提高极为不利。很多人认为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就学科专业知识而言已足够胜任高中教学。我觉得那点知识连应试教育的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比如现代汉语语法、古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对联、古诗词的创作等等,在大学里面这些知识都学懂学透了吗?没有!我们不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透彻的学习,课堂上能讲得清楚明白吗?能够指导学生吗?所以会出现经常讲错不断纠正的情况。
  针对十大距离,我相应的提出十大应对策略。
  一、分清哪些知识是要考的哪些知识是作为素质培养要求的。对要考的知识必须讲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那些素质要求的知识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运用它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熟悉研究考纲教纲,进行方向准确、秩序井然、组织严密的教学。查又梁先生说过“要学会知识互补”。我想我们语文审美性较强,应该补以秩序性、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内容。
  三、记住并反思课堂中没有讲清楚没有写正确的地方,反复训练。你的成长点在这里,你的成熟将从这里出发。
  四、亲历亲为。你就会明白世界上为什么有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分别,而你却只能一身兼两职。想得要好,做得更要好。
  五、备课时多想想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的知识储备在哪里。你在课堂上就会和学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学生更会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六、给足学生具体操作的时间。不要只顾教学效率而缩短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时的你应该是从容镇定的仁爱庄严的形象。
  七、准备好自己的热情,衣着得体、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抓住机会倾洒热情。你的热情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八、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教学的要求,预算自己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付出。然后讲清楚并时不时强调一下。你的付出会渐变成学生的习惯。
  九、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不能丢,要有意识地去结合实践合理运用。没有理论的实践有可能是盲目地实践,没有实践运用的理论是疆硬的理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教师终身坚持的方向,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可以先把自己最喜欢最信奉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然后再慢慢拓展。
  十、跟着教材学,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跟着学生的素质要求学,弥补自己的不足;向老教师学,以获取便捷有效的经验;深钻式地学,以期在某个知识点上或某个领域里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开放式地学,学习一切用得着的东西。这样,你就会感觉“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老师了。
  当然,我这里是就一般教师的一般情况而言,教师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而且,所提策略也只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就范围来讲也是比较窄的。但这是最迫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想法可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不揣浅陋,把它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人来关注新教师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面向智库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相关文献,揭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知识咨询服务、学科服务和智库联盟等四种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本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包括共享云服务模式、分众服务模式、泛在知识服务模式和服务一渠道联动模式等。  关键词:智库;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智库联盟  引言  (Think Tank),又称智囊团、思想库,即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提
本文主要谈了作者十几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熏沐下的语文教学体会,这就是导入广博化、过程主体化、结语余韵化、考试研究化、技术现代化。文中,作者引
【摘要】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自己在处理与学生关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 师生关系 学生管理 中学教育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中的一对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奥地利著名教育家贝尔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