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测定溶聚丁苯橡胶的微观结构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溶聚丁苯橡胶(SSBR)为标准试样,通过涂膜红外光谱(IR)法确定了4种牌号(2557 S、2564、3840、553)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标称值,采用衰减全反射(ATR)-IR法测定了SSBR的微观结构含量,并与核磁共振(NMR)法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4种牌号SSBR标准试样的反式-1,4-结构、乙烯基结构、顺式-1,4-结构和苯乙烯结构的标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17.2%、15.8%、25.2%、19.5%,42.0%、37.6%、12.6%、42.6%,23.4%、20.4%、23.6
其他文献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了5种牌号的氯化聚乙烯橡胶(CM 1035 X、CH 400、CH 420、CH 450和CM-1)的链结构和序列结构,探讨了其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氯质
通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橡胶的Payne效应以及炭黑分散度仪、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等手段,研究了3种比表面积不同的白炭黑以及混炼时间、转子转速和排胶温度等
以核壳结构铝粒子为填料、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质制备铝/硅橡胶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了铝粒子用量、粒径、形状及表面改性等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弹
以氢化钠(Na H)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改性剂,制备了多官能化改性天然橡胶(NR)(MFNR),并对其反应机理、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 H与NR反应生成碳负离子,进攻MAH分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