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医改的提出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以基层医院为例,探讨了新医改政策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暴露的种种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具体的应对与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创新
  一、引言
  在新医改推行之后,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种种不足之处也开始暴露出来,影响了基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基层医院为例,针对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今后基層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借鉴作用,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新医改政策实施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新医改政策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到全面的医疗与护理,并从当前的医疗情况出发,总结、积累经验,把握社会发展需求,将医院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医院各项资源,注重统筹分配,满足民众的服务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让基层医院能够走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新医改意见指出,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医院经济的补偿力度,财政主要补助支持例如大型医疗设备的购买,离退休人员的工资,重点科研经费,承担紧急抢救、支边、援外等公共卫生的经费等。新医改大幅的降低了药品的价格,以改变“以药补医”的局面,使得医院的收入方式变为财政补助和服务费用相结合。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医院的发展方向、实际情况来适应社会发展,明确支出账目,拓展医院融资渠道,做出科学的收入与支出预算,构建出科学的医院财务监管制度,为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来保驾护航。
  三、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职能的缺失
  在新医改之后,部分基层医院负责人并没有制定与之相符合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即便已经识别出医院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财务风险,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给医院的声誉、经济造成了损失。此外,财务决策过程不完善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基层医院财务决策工作十分简单,基本上就是设备科、财务科、副院长和院长共同讨论决定,没有针对新医改后财务决策工作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不仅给医院的运行带来了财务风险,也给医院后续的发展造成了财务隐患。
  2.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足
  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财务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综合素质水平偏低,但是医院并未针对此制定完善的培训措施,加上医院的重视度不足,导致财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新医改对财务工作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学习,没有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久而久之,在财务人员群体之间也形成了不良作风,不仅无法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用,反而会影响基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弱化了基层医院的审计职能。从目前基层医院的情况来看,虽然多数医院都配备了单独的审计科,但是制度不落实、职责不清晰、人员配备少、领导不重视的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材料采购、设备购置、维修改造、工程建设、费用结算时,审计人员的参与并不多,内控机构的设置形同虚设,丧失了监督的作用。在乡镇卫生院中,由于人员匮乏,大多都没有设置审计科,大多材料的审核最后就在财务科结尾。从而内控制度落实难度进一步加大。
  4.管理组织架构不科学
  很多基层医院都未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抓,也未构建与之相关的管理组织架构,认为财务管理只是按照上级要求编制报表,至于后续的执行,并没有及时跟进,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组织架构,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以预算报表的编制为例,基本上是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文件精神,对上年财务数据的进行汇总整理调整,没有关注各个科室的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患者数量、科室发展情况、医疗行业环境的发展等,致使医院的运营与财务管理工作脱节。
  四、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要解决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必须要把好人才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责任意识,使之可以适应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院财务工作的发展需求。在这一方面,基层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创新型财务人员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打破传统“医疗为主”的思想观念,重视财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开展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的观念、知识、经验,让他们可以站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前沿,重点研究新医改下基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的新问题、新情况,通过组织、培训、研究,发现本医院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解决,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
  新医改对于基层医院财务管控力度、会计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医院需要对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修改,以财务会计改革作为契机,建立内控风险点,构建出符合医院自情况的风险内控体系。在构建内控管理制度时,需要对医院以往的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人员意见来完善内控体系。同时,为了保证相关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新医改下内控体系的重要性,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后,要对医院内部领导、一线医护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只有确保每一层级都参与进来,才能够发挥出内控制度的积极效用。
  3.加强监督与审计工作
  (1)强化成本核算。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医院不仅要提升经济实力,还要加强成本核算,应用科学的核算系统,保证医院成本与实际金额的一致性。同时,注重精细化核算,将其落实到科室各个项目中,在购买、出库、入库上,要把控质量,安排专人负责,确保领导、财务部门能够了解每一笔资金的动向,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   (2)注重资金筹集。在新医改下,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水平也变得日新月异,加上床位的增多与医院的扩建下,给基层医院带来了繁重的经济压力。要实现发展,医院需要依靠资金筹措,对已经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扩展资金筹集渠道,发挥出资金的效用。
  (3)制定财务审计计划。科学的财务审计计划是确保审计工作开展质量的前提,一些基层医院在审计工作中没有重点与科学的审计方案,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根据医院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安排好审计重点、目标、人员等,提前将审计计划发放至工作人员,熟悉审计工作的流程、步骤等,按照规定高效完成任务。
  4.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1)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要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提高基层体院职工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结合医院的真实运营情况构建运营战略标准,实现医疗服务与医院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社会大众提供理想的就医环境。
  (2)优化预算的编制。预算大多是由临床医疗部门来负责,在编制预算时,需要根据成本标准、预算标准、床位情况,根据工作规模、设施投放、床位改变来明确预算标准,明确下一年度收入标准。在支出预算上,要重视人工费用、额外预算费用、非医疗支出费用的变化,将其纳入总收入范畴,对各项支出进行监管与追踪,尽可能减少额外越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3)完善預算管理执行流程。医院各项业务工作都要结合年度预算标准来落实,特别是注重预算费用的核查体系,优化预算审批流程,对医院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管控,在预算执行环节中,定期对预算执行状况加以评估,并且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对超额现象进行预算,第一时间及时修整,查明原因,确保预算标准顺利完成。
  五、结语
  医院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院的发展。大多数医院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较为松散。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局势,各个基层医院需要基于自己的现实需求拓展、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规避经营风险、降低医疗成本,促进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山. 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7(11):89-91.
  [2]成雪红.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04):283-284.
  [3]重庆市医保研究会举办积极探索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研讨会[J]. 中国医疗保险,2016(15):118-119.
  [4]范琳玲.分析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J]. 中外企业家, 2016(19):289-281.
  [5]巩东义,李甪.营改增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三甲医院为例[J]. 会计之友, 2017(04):148-149.
其他文献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准则。优秀的医院文化被视为现代医院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之本,是构建和谐医院不可或缺的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自2008年4月30日成为江苏省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后,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一直致力于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和改善教学条件,在全科医师规范
医疗机构需要结合实际,以节电、节水、使用新能源、新设备、新材料为重点,达到节能减排,取得经济效益,实现社会责任。
分析2011年-2013年连续3年2 119~2 435名医院职工查体资料。发现代谢和营养疾病相关指标异常在男女职工检出率都高。且在高血压、谷丙转氨酶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