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童声合唱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与智慧,而且在良好艺术团体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和体验音乐的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童声合唱;教学方法
  一、音乐核心素养概述
  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感知主要是指“审美教育”。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艺术表现常指歌唱、演奏、表演和创编等表达音乐情感与美感的实践能力。音乐是舞台艺术,其重要的属性在于实践性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探索和运用,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人文内涵。音乐是无国界的。虽然语言不同,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却能够让不同国度上的人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积累音乐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育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核心素养建立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品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童声合唱教学方法
  (一)重视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指学会聆听和感受音乐,能够正确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与作品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进行合唱训练之前,教师应该要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力。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可以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观看,如,《四季的问候》《启程》《野蜂飞舞》《夜空中最亮的星》,以上曲目风格迥异;有偏抒情和温暖风格的日本合唱曲目《四季的问候》《启程》;有技巧性极高的俄罗斯名曲《野蜂飞舞》;还有学生喜欢的阿卡贝拉形式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唱教学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良好的合唱氛围中,自然地接收合唱的信息,从体验、感受、聆听中自然地学习。
  (二)培养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夯实音准基础
  童声合唱是一种需要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集体艺术。音准是合唱的一块基石,沒有建立在音准之上的合唱团根基是不稳固的。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大多是单声部歌曲,学生对于多声部的概念认知比较薄弱。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如何建立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概念认知和训练学生音准是合唱教学重要的环节。为了避免学生被主旋律带跑,有些教师会采取让其余声部加大音量,或者是避而不听其它声部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的训练方法是无效的、不科学的。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更加难以唱准自己的声部,并且出现音色不统一、声部不和谐的情况,作品就失去了原有的美感。在合唱教学实践中,要训练好学生的音准,不仅要教会学生唱,更要教会学生听。视唱练耳的训练对于合唱团是至关重要的。从单音听辨开始,依学生情况加入音程、和弦等训练,不断地提升学生练耳的水平。在视唱练习的时候,除了常规训练以外,可以采取旋律性的横向训练以及把和弦和音程单独抽出来进行竖向训练,从而加强学生对多声部概念的认识。音准训练是一项枯燥但是又必须持之以恒进行的基础性训练,只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树立和声概念,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
  (三)遵循“儿童自然发展规律”,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柯达伊·佐尔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他认为,“如果要用一句话表明这种教育的精髓,那可能就是—歌唱”。“而在歌唱中,合唱教学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合唱作为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对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儿童自身的身心特点,对合唱教学中音准、节奏、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结构的学习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柯达伊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根据儿童的不用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
  1.利用柯达伊手势实现音高的可视化
  柯达伊的手势唱名法,是采取不同的手势动作代表着不同的音高和歌唱状态。通过手势的变化能够让儿童瞬间感受到音高的变化,并且手势还可以凸显出音程之间的关系。这样直观的感受能够让学生更快地去理解和记忆音高。在教师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练习和声,就可以采取两只手代表不同的音高,带领学生进行双声部练习。
  2.节奏读法的运用,实现节奏的趣味性
  针对儿童好动和对音准难以把握性的特征,柯达伊主张从运动的节奏入手,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步形成音乐的节奏感。儿童对于节奏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节奏字母和手势唱名最初的结合过渡性教学,能够更快地掌握节奏的读写问题。
  3.首调唱名法的运用实现了音高的准确化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往往是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因为首调唱名能够让学生尽快地建立调式感,降低了音准的难度,减轻了识谱的难度。
  三、在童声合唱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以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核心,音乐教学是以兴趣为基础,要发挥音乐的内部驱动力,实现音乐的最大教育价值。
  审美教育具有内在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促进感性自我的成长和创造性的发展。合唱的训练是学生发声器官、听觉器官和思维的综合运用。因为一个完整的演唱过程是建立在听觉与思维的基础之上,如没有听觉的支持,那么,音准、歌唱状态、音色就无法调整;如若没有思维的导向,那么,音乐作品的风格、情感表达、歌唱状态、作品内涵就无法把握和表现。通过合唱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合唱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消除对高、中、低声部的看法。在合唱的训练中,教师需要强调每个声部都是一样重要,只是歌曲的分工不同。在训练有素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定期更换每个声部的学生,让学生都能够切实感受其它声部的旋律,体会不同声部在歌曲中音乐的走向与流动。引导学生对歌曲发散性的理解和感觉作品的意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声部的和谐,还能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在合唱训练中,还可以通过训练不用风格的作品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童声是最美妙的声音之一。因此,教师在选择曲目的过程中,要选择符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中,要避免选曲的单一性,古诗词、民族歌曲、无伴奏合唱作品、流行歌曲、国外作品等都可以选取。教师通过排练不同风格的曲目,让学生感受合唱音乐的多样性,加深对合唱作品的理解,调动学生对合唱作品的探究性。
  四、结语
  本次研究中得出,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喜欢上合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每位学生都能充满兴趣和自信地融入合唱并喜欢上合唱。
  参考文献:
  [1]神璐.音乐新课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功能体现[J].艺术评鉴,2018(10):81-132.
  [2]王刘娟.加强合唱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刍探[J].成才之路,2018.
  [3]李方元,吴祖英.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2(3):25-3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學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在学习中,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拥有灵活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使学生可以自己去分析这道题应该如何下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具体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
【摘要】随着全社会对亲子阅读的关注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幼儿园亲子阅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 ”时代。在本文中,巧借“互联网 ”,构建“互联网 亲子阅读”的创新模式,从网络中的微信平台到微课资源,引领家长与孩子进一步认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家长与孩子亲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引领家长与孩子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提升亲子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亲子阅读  所谓“互联网 亲子阅读
【摘要】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特别在犯错的时候,会“自动屏蔽”教师,拒绝和教师交流。如果我们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就像锤敲在一块块硬邦邦的废铁上,徒劳无功。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笔者这一年来的思索、探究的课题。笔者认真分析学生拒绝交流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利用一年时间,从因势利导,抓闪光点、用语言技巧和学生“交心”、换位思考,包容犯错这三个方面探讨、探究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  【关键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责有此项任务”。这当中,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对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充分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有
【摘要】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和組织者,在培养学生情绪和综合素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其心理比较矛盾,心理水平表现为半幼稚和半成熟状态。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和不重视学生“违道”行为等误区。为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应立足学生实际,提升教育针对性;以教师为榜样
【摘要】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粤北地区的小戏剧种,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作为本地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将粤北采茶戏推进校园不仅能使学生具象的理解其构成背景,而且更加切身感受其文化氛围。基于此,本文对粤北采茶戏进校园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作了探讨。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小学生;音乐素养  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粤北地区的小戏剧种,是庞大戏曲体系里的一个支干、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
前面我刊向大家介绍了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展出的花卉新品种。2009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于2009年10月13日~1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为大家介绍2009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上展出的新产品,敬请关注!首先介绍的是非洲菊切花新品种。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思路优化和设计,提高教育针对性与准确性。合作学习能够集思广益,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研究过程,提高学习针对性与准确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合作学习的办法,探索有效教学思路。在合理分组中,确定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运用合作交流环节解除学生的学习困惑。在小组评价中,助力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
本报综合消息 在江门市和云浮市两市交界处的岑村防疫检查站,江门开平市大沙派出所民警和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2月10日至今,每到晚上10点左右,总有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将十余份热气腾腾的营养夜宵送到值班人员手中,让日夜坚守在一线的执勤人员感受到了寒冬里的温暖。  疫情无情人有情。梁展宏是开平市大沙镇黎雄管理区岑村村人,防疫检查站就设置在岑村路口,他耳闻目睹警察叔叔和医护人员辛勤
【摘要】说到班会课,很多班主任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只要当上了班主任,上班会课就成为了班主任的日常职责与必备专业技能之一。但是,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它具备什么课程特征?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区别在哪里?它具备哪些必备要素与效用,我们该如何定位与开展呢?本文主要从班会课的定义、作用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中学阶段主题班会课系列化设计与组织实施。  【关键词】主题班会的设计、主题班会的功能、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