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性文件主导走向法治化: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保障是解除人民疾病后顾之忧、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的主要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我国已基本实现医保覆盖全民的目标,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在持续减轻,但医保制度的实施还停留在政策性文件主导的状态,这不仅造成制度的统一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弱化,而且衍生出一系列不良效应,亟待以法治的思维来推进改革并促使制度走向成熟、定型。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应当全面、客观地评估医保法制建设现状,发挥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主导作用,加速推进医疗保障立法步伐,力求让医疗保障制度在“十四五”期间步入法治化轨道。
其他文献
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通过对经济发展驱动力及其演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所具备的条件进行概括,论证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要选择。同时,提出坚定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制度创新、形成有益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科技制度安排等政策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硕果满枝,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新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新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章就如何探索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实践路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服务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国医疗保障领域协同推进精细管理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决策。本文构建了基于理念—制度—技术方案的分析框架,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对象,探讨在改革与管理协同推进背景下的医疗保障政策发展逻辑及其实践效果。结论认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目标是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着眼于政策本身的调整,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效能,更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并不断强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大数据资源的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