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网站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如一般静态信息较多,而动态信息较少,网站中的更新工作较为延迟。另外网站中的档案资源非常少,使得档案目录显得非常单调简单,这些原因导致网站中缺少文献检索信息库,网上医院档案形同虚设。因此,医院档案怎样实现网络化,是医院档案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上医院 档案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103-01
一、 医院档案上网是必然选择
(一)医院档案上网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档案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向数字转变,即通过网络与资料利用者的电脑联系起来,档案信息的交换和使用就能实现。档案是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但也有保密的一面,这就要求上传的人在上传档案信息时必须把好这一关。大量的档案原始信息掌握在档案部门手中,所以档案部门必须更加科学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才能为档案信息扩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文献检索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人工检索方式转变为计算机信息软件检索方式,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检索速度,减少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也正是信息科技发展的要求。
(二)网络化是医院档案资源共享的前提
其实档案部门是信息的储存部门,主要任务是将信息保存下来,为信息利用者服务。信息的传输、使用已经超越了国界,不同地域的信息在网上实现共享,这也要求档案信息不能封闭在档案室里,档案馆不再是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单独个体,而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就医学而言,不同地域的病例等相关档案信息可以互相流通借鉴,对需要借鉴的临床医学也有相应的提升,其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组织一次专家会诊,而这些都是由网上档案资源提供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所需的时间较长,信息时代只要一点鼠标即可实现。
(三)档案上网为“一院多区”办院提供了可能
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延伸到了医院,很多单一性的医院通过合并成了综合性医院,这些医院往往具有一定的规模。合并后就会出现“一院多区”,不同的科室在不同的区,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不仅限制了医院各区之间档案的交流,而且也阻碍了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如:原内蒙古医科大学仅有第一附属医院一家,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现新建立了多家附属医院,但只有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综合档案室,而其他附属医院想要查询相关的资料,只能到第一附属医院去,非常浪费精力和时间。而若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则不管何时何地都能立刻查阅到所需资料,方便快捷。
二、建立网上档案的措施建议
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有一些障碍。首先要解决的是硬件,良好的硬件设备是建立网上档案库的前提条件。现在,很多医院都设立了各自的官方网站,但网站却没有实质内容,多发布一些没有价值的信息,而有实际意义的资料信息仍保存在档案室里,在网上查不到。为了实现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医院相关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设数据库
首先,要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建立网上检索系统;其次,在此基础上加强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和补充工作,让需要查阅档案的人员能够通过网上检索系统直接搜索到所需文献资料,从根本上变更传统人工查阅方式。有了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医院档案系统才算基本建成。
(二)扩大沟通交流渠道和层面
医院的档案网站可以说是医院档案部门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连接纽带。档案网站向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的空间,也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提供了工作参考、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扩充档案网站的交流渠道与功能,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应该不断扩大网站的交流层面,这样才能将沟通的渠道拓宽。从网站建设来看,一方面能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并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网站来促进各档案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档案网站的访问量,也能丰富数据库资料,促进档案工作的自我发展。
(三)保证网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网站是一个信息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所以网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比如极具威胁的黑客入侵、病毒侵袭都会使重要档案信息遭到损毁。因此,不能将档案信息毫无安全保护地直接传入数据库中,应该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同时一些涉及患者隐私的档案应该设置查询权限,不能所有人随便查。
其次,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料要进行区分,外部的信息资料是公开信息,而内部的信息资料则主要是为自己医院提供服务,所以权限设置很重要,科学合理的权限设置能够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四)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知识量
为了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库,档案工作人员要熟知网络信息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参加培训,以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网上档案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档案工作者坚持更新数据库,还要保证数据库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库建设,万不能一蹴而就,各部门要量力而行,分步、分头落实。
总之,在医院档案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直接利用的技术不要随便加改,应采用合作或引进的模式建设网站,保证网站的顺利建设;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网站的建设过程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科学地逐步实施建设。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网上医院 档案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103-01
一、 医院档案上网是必然选择
(一)医院档案上网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档案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向数字转变,即通过网络与资料利用者的电脑联系起来,档案信息的交换和使用就能实现。档案是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但也有保密的一面,这就要求上传的人在上传档案信息时必须把好这一关。大量的档案原始信息掌握在档案部门手中,所以档案部门必须更加科学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才能为档案信息扩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文献检索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人工检索方式转变为计算机信息软件检索方式,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检索速度,减少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也正是信息科技发展的要求。
(二)网络化是医院档案资源共享的前提
其实档案部门是信息的储存部门,主要任务是将信息保存下来,为信息利用者服务。信息的传输、使用已经超越了国界,不同地域的信息在网上实现共享,这也要求档案信息不能封闭在档案室里,档案馆不再是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单独个体,而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就医学而言,不同地域的病例等相关档案信息可以互相流通借鉴,对需要借鉴的临床医学也有相应的提升,其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组织一次专家会诊,而这些都是由网上档案资源提供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所需的时间较长,信息时代只要一点鼠标即可实现。
(三)档案上网为“一院多区”办院提供了可能
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延伸到了医院,很多单一性的医院通过合并成了综合性医院,这些医院往往具有一定的规模。合并后就会出现“一院多区”,不同的科室在不同的区,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不仅限制了医院各区之间档案的交流,而且也阻碍了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如:原内蒙古医科大学仅有第一附属医院一家,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现新建立了多家附属医院,但只有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综合档案室,而其他附属医院想要查询相关的资料,只能到第一附属医院去,非常浪费精力和时间。而若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则不管何时何地都能立刻查阅到所需资料,方便快捷。
二、建立网上档案的措施建议
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有一些障碍。首先要解决的是硬件,良好的硬件设备是建立网上档案库的前提条件。现在,很多医院都设立了各自的官方网站,但网站却没有实质内容,多发布一些没有价值的信息,而有实际意义的资料信息仍保存在档案室里,在网上查不到。为了实现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医院相关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设数据库
首先,要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建立网上检索系统;其次,在此基础上加强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和补充工作,让需要查阅档案的人员能够通过网上检索系统直接搜索到所需文献资料,从根本上变更传统人工查阅方式。有了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医院档案系统才算基本建成。
(二)扩大沟通交流渠道和层面
医院的档案网站可以说是医院档案部门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连接纽带。档案网站向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的空间,也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提供了工作参考、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扩充档案网站的交流渠道与功能,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应该不断扩大网站的交流层面,这样才能将沟通的渠道拓宽。从网站建设来看,一方面能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并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网站来促进各档案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档案网站的访问量,也能丰富数据库资料,促进档案工作的自我发展。
(三)保证网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网站是一个信息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所以网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比如极具威胁的黑客入侵、病毒侵袭都会使重要档案信息遭到损毁。因此,不能将档案信息毫无安全保护地直接传入数据库中,应该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同时一些涉及患者隐私的档案应该设置查询权限,不能所有人随便查。
其次,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料要进行区分,外部的信息资料是公开信息,而内部的信息资料则主要是为自己医院提供服务,所以权限设置很重要,科学合理的权限设置能够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四)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知识量
为了建立网上医院档案库,档案工作人员要熟知网络信息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参加培训,以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网上档案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档案工作者坚持更新数据库,还要保证数据库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库建设,万不能一蹴而就,各部门要量力而行,分步、分头落实。
总之,在医院档案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直接利用的技术不要随便加改,应采用合作或引进的模式建设网站,保证网站的顺利建设;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网站的建设过程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科学地逐步实施建设。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