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谱系:基于T细胞受体免疫表型的重新评估分析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po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原发性EBV相关T细胞淋淋巴瘤(GITCL)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被认为是一种上皮内淋巴细胞肿瘤。然而活检标本中对于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导致在EATL及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之间的诊断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实用的GITCL诊断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4.3%(P<0.05),不良反应发
目的 探讨肾源性化生(nephrogenic metaplasia,N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泌尿道NM,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
【摘要】目的:观察哈萨克药扎合帕尔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哈萨克药扎合帕尔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患者的喘息与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摘 要】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104指患者实施断指显微再植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0例104指再植成活98指,成活率为92.3%,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成活的手指外形好、指甲生长良好、无畸形、再植端皮肤红润、痛温觉恢复,患者对手指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精确无误的吻合血管,认真修复各种组织,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合理的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行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和传统一点法颈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2%,观察组麻醉达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操作前常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