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流连于吴中大地上的山山水水之间时,常常会同历代文化名人的读书台胜迹不期而遇。千百年来,它们不但是苏州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而且是历代文人学士吟诗赋词、命笔泼墨的雅集之地。纸香墨润,常常荟萃一代人文;诗兴文采,往往流芳九州河山。应该说,这就是读书台胜迹的人文底蕴所在。
所谓“台”,原本是指古代一种既高又平的土木混合结构的建筑,一般都作四方形,供人眺望或游览。后来文人墨客往往依傍人工建筑的台,或者天然的高墩耸石,作为读书修身之地,从此景以人传,就被附丽为某人某氏的“读书台”。
苏州虎丘尹和靖读书台
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角,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享有“吴中第一胜”之称,是我国现有城市园林中最早的风景名胜园林,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山有大小景点几十处,处处都有典故传说。

据史籍记载,尹和靖读书台创建于宋代,是苏州书院中最早的一座。创建人尹,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洛阳人,是理学家程颐的高足,著有《论语孟子解》,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曾去京城赶考,以求取功名,但考题是“议诛元党人”。他不愿意加入勾心斗角的党派之争,遂放弃功名,不做答题,离京回了老家。因他学问很高,声誉在外,在靖康初年,被皇帝召到京师,即恳辞还山,被赐号“和靖”先生。南宋初被高宗召至临安,官至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其时,秦桧为相,对金人卑躬屈膝,主张议和。他曾致书秦桧,反对议和,但不被采纳。他看到官场内腐败黑暗,就坚请告老致仕。在虎丘后山寻个僻静之处读书,后人称其处为“和靖读书台”,并立祠纪念。端平二年(1235年),其地辟为书院,命名为“和靖书院”。
历代文人墨客,凡到虎丘游览,总要到“和靖读书台”去寻访,怀念这位古人,抒发思古之幽情,挥毫落墨,留下佳文诗篇。
苏州穹窿山朱买臣读书台
穹窿山,地处苏州城西20公里的藏书镇内,相传是古代青松子炼丹升仙处,因其山势高峻深邃,故名穹窿。穹窿山风光旖旎,山上古树参天,竹林成片,生长着紫楠、木荷、苦槠等270余种名贵树木,是苏州地区惟一的天然次生森林。全山长约7.5公里,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站在南坡山麓眺望太湖,只见湖光浩瀚,渔帆点点,太湖七十二峰犹如出没云际一般,美不胜收。
穹窿山东吴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名山”。景区内的“朱买臣读书台”,粗看只是一块磐石,高广不过丈许,突峙坡面,但四周都是苍藤古木,环境清寂幽静。传说当年朱买臣打柴之余,常坐卧石上读书,后人因称为读书台。磐石上刻有明代学者都穆题写的“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
朱买臣(前190~前115年),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字翁子,西汉吴(今苏州)人,家住穹窿山下,生活贫困,以打柴为业。但他酷爱读书,坚持边劳作边读书。50岁时,终于得到友人推荐,经汉武帝面试,当上了中大夫,后来又先后做过地方行政长官会稽太守及主爵都尉。朱买臣当年做樵夫时,边劳作边读书,怕人嘲笑,书册都藏在山中,这就是地名“藏书”的来历。朱买臣读书是很刻苦的,即使在担柴路中,也一边走,一边念书,这就是所谓的“负薪读书”。后来,“负薪读书”同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故事,一起被视作我国古代名贤勤奋读书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常熟虞山昭明太子读书台

昭明太子读书台位于常熟城区虞山东南麓石梅,今书台公园内,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处。
萧统字德施,南朝梁太子,未继位而死,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自幼聪明好学,史载其“读书数行而下,过目皆忆”。又性喜招才引贤,游览山水,曾主持编纂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30卷,后世传有“《文选》熟,秀才半”之谚。

读书台以山泥夯筑,高3.54米,南北长14.6米,东西宽12.8米,居高临下,岿然而峙。现台上之亭为明弘治间所建,嘉靖间重建,长方形,单间卷棚顶,高3.65米,阔4.6米,进深5.16米。壁间嵌砌有明嘉靖间所镌昭明太子像,邓撰《读书台铭》,佥都御史陈察撰《重建昭明太子读书台记》及清乾隆苏州粮备道觉罗雅尔哈善所书“读书台”额等碑刻数通。亭中又有大石台一,正面横端镌刻清道光间倪良耀所书《虞麓园记》,旁设石凳数座。隆冬岁月,寒梅绽放的辰光,则有“书台积雪”之观。明人吴伟业至此咏怀,曾有“长留千岁鹤,声远读书台”之句。
读书台四周景观层次丰富,所植枫、榆、榉、朴、栎等树,皆为数百年之古树。后台下临空谷,浓荫掩映之中,有焦尾泉,泉水清洌甘醇。在泉壑后山坡上,有明代建筑仓圣祠,是纪念我国文字创始人仓颉而建。祠正室额为“尾轩”,泉与轩的篆额均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所书。虞山十八景之一的“书台积雪”即为此景。
读书台后园以山景为主,奇石峥嵘,松竹岚翠;摩崖石刻,历代题咏甚多。其间建有商相巫咸纪念亭、雅集亭。登亭四顾,虞山秀色,尚湖碧波,常熟古城,尽收眼底。我国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曾以“虞山好,景色招人来,一望长江舒极目,园林俯视现楼台,重见画面开”词赞美此园。
姑苏读书台,沧桑岁月已记下了你的漫长足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