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工人有力量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上海,密布市区各处的电车对于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就如同今日上海地铁对于公众一样重要。或许因为这种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尽管跟申城广大产业工人一样同属无产阶级,但电车工人却可以享受更为优越的薪酬和工作条件,消费能力也远胜于其他阶级兄弟。
  靠电车工人起家、出名的店家
  20世纪30年代,若步行至麦根路卡德路口,便可瞧见沪上老字号的“杨同兴”清真牛肉馆(近淮安路,近石门二路)。
  当时,这家老字号在上海滩各路食客中声名远扬,甚至流传过“吃牛肉必到杨同兴”的说法。而这家小店开张之初,几乎就是靠着英商电车公司司售人员的工钱而兴旺起来,以至被称为沪上名店。
  “杨同兴”有此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所在地恰好是英商3路电车的终点站。无论黎明、白天、深夜,这里都异常热闹。电车公司的司售人员交接班、上下班途中,都会在此饱餐一顿。再经过他们的口耳相传,“杨同兴”牛肉锅贴的美味也就随着电车的轨道而扬名沪上。
  如此靠着电车工人而起家、出名的店家在沪上可为数不少。虽说这些街边食肆的价钱不贵,但毕竟也不是普通产业工人可以天天享受的舌尖美味。
  而电车员工之所以能够时常光顾这些店家,有赖于他们较高的收入。
  工资高,福利好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普通产业工人的月收入大概是20~30元,而大学毕业生一般月工资是50~60元。
  与之相比,法商电车公司的司机每月最高可拿到55元,售票员可拿到49.5元,机械维修人员甚至可拿到84元。公司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每月最高工资可以达到200元,普通办公室职员也可拿到每月60~100元的工资。除了日常工资外,每年还会多发一个月薪水作为年终奖。
  换而言之,即便是从事最普通的售票工作,电车员工的收入也堪比当时的普通白领职员。
  除了工资待遇较好外,电车公司员工往往还能享受较好的福利。例如从1929年开始,上海三大电车公司均开始实施“八小时工作制”(个别班头需要工作九至十个小时),每周轮休一次。内部管理岗位的职员每天工作6个小时,周六下午和周日休息。
  公司会负责发放制服。以法电为例:一般工人每2年可领大衣一件、外衣2套、帽子2顶、雨衣1件、套鞋一双。
  各家公司也有自己定点签约的医院,如法商电车的合作医院便是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若员工遭遇工伤,便由公司送医院,工资照给。若员工生病,由公司负责住院后的医药费,并可得部分工资(法商、英商为一半、华商为三分之二)。
  一般而言,凡工作满5年或10年以上者,便可领取一笔退休金。1931年时,华商电车公司甚至为员工设立了人寿储金制度(即养老保险):每月提取员工3天半的工资,公司另再补贴相同数额的工资,合并存入员工的人寿储金账户,年息1分,满5年后可自由提取。
  如何捧得金饭碗
  既然福利待遇如此“厚道”,那么人们对电车公司自然趋之若鹜。
  总体而言,沪上三家电车公司的司机、驾驶员多来自江浙一带,以30~40岁的男性为主。虽然对受教育程度并无硬性规定,但仍多要求会识字并掌握基本算术常识,因此大多电车工人都是初小或高小程度。
  文盲也有一小部分,但较之一般产业工人来说,这个领域的文盲要少很多。由于需要时常与外国乘客以及本公司外国管理人员打交道,所以即便中文大字认不得几个,却多少都会应付几句 “洋泾浜”英语。
  除了文化水平要求外,电车公司一般会优先挑选身材魁梧、面目清秀、健壮有力者应招。
  招聘司机时,还会有一些特别的考核内容,例如会乘报考人员不注意时,突然猛击其背部或腿部,模拟急刹车时的情形,以考验其在紧急情况下的第一反应,若能不倒地,便有可能优先录取。
  对于电车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要求则更高,几乎从不对外公开招聘,所有相关岗位的职员都是由公司内中高层向需要用人的部门亲自介绍或推荐。除了各种对技术及个人素质的要求外,电车公司往往也会考虑其个人成长经历乃至背景。以法电为例,其中国籍职员多是从法国教会学校毕业(如震旦大学、法文书院、中法学堂及徐汇中学等),近四分之一者为天主教徒。
  英商电车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制订了不少规则,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司为此编写了《全体司机、售票及其他员工守则》,全体员工人手一册,上班必须随身携带。
  该守则要求司售员工必须制服整洁,礼貌待客,严禁抽烟,不准闲谈。针对某些具体情况,还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如对司机要求:“在接近路边、弄堂口、仓库门口,当心有些东西突然冒出”、“不得与其他车辆赛跑,宁愿降速让他们过去”;又如对售票员要求:“对乘客要经常保持礼貌,售票时应‘请’当先,收钱时应说‘谢谢’”、“车满载时,应给乘客让座”。
  法商电车公司也曾制订《司机工作守则》、《售票员工作守则》等类似内部规定。若有乘客投诉,轻则停工,重则开除。
  此外,还设置专门巡视员专门负责“检查驾驶员与售票员是否整洁,钮扣与铜牌是否擦亮”。所以,当时法商电车的员工总给人仪态大方、制服鲜亮的感觉,再加上客观的收入,在普通人心目里,的确是一个“金饭碗”。
  售票员的日常
  电车上员工所需“装备”很多,售票员上班前要将票箱、票袋、票钳准备妥当,司机则要准备各类检修工具如木扎轧钳(用来收拾意外掉落的电线)。
  运营时,售票员一般都会背着一个售票用的大皮袋,票价从几分钱到数角不等。他们对付逃票者都是“斗争经验丰富”的老法师。若有人企图躲到人堆里逃票,又或是企图下车再补票,并妄称刚上前,好补一张便宜车票,那么售票员都能当场揭穿:指出此人究竟是哪站上车的,照章补票,绝不含糊。   不过,真要有公司的查票员上车巡视,售票员也会提前高喊:“赤佬来了!”提醒那些还没买票的乘客赶紧补票,免得冤枉受罚,也省得自己因为少卖票而扣工钱。
  除了监督、提醒乘客买票外,每当电车拥挤之时,售票员还会直着喉咙嚷:“大家当心点!”。这话其实是在提醒乘客留心扒手光顾的意思。真正本地的上海老乘客听到这声音,就会暗暗多份小心,只有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乘客才会下意识摸起身上财物,这等于是将“要害所在”告诉了藏在人群中的小偷。当时扒手的偷窃伎俩已然“出神入化”,这类“洋盘”的乘客反倒容易不知不觉中失掉钱袋、时表等物。
  除了偷财物外,每逢电车行驶迟缓时,还得小心车外有人把手伸进窗内摘了自己头上的帽子。此类手法被叫做“抛顶宫”,所以“老门槛”的上海人坐电车总会先把帽子摘下握在手里。不过,或许是因为有默契,一般扒手绝不敢碰售票员票袋里的钞票,也不敢碰他们头上漂亮的大盖帽。
  除了练就“火眼金睛”、“仔细小心”以及“眼观六路”的本事外,这批售票员也往往会学习外语,尤其是行驶在租界的英商电车公司和法商电车公司的司售员。虽然未必标准,但用洋泾浜英语或法语来应付几句,对他们来说总归是“小菜一碟”。更稀奇的是有售票员甚至通晓连普通欧美人都未必会讲的外语。
  早年在上海生活过的瑞娜·克拉斯在其回忆录《上海往事:1923-1949犹太少女的中国岁月》曾回忆过这么一个故事:1939年某日,两个新来的波兰犹太难民搭乘电车,一路上都用意第绪语讨论如何去拉希尔会堂(Ohel Rachel Synagogue)。结果,站在他们身旁的中国售票员忽然用流利的意第绪语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走。两位身处远东的波兰犹太人做梦也想不到,电车上的中国售票员居然能讲这种冷门的欧洲犹太人的语言,一问才晓得,这位售票员曾经在一位犹太老夫人家里当仆人。
  这桩奇遇在当时沪上犹太人圈子一度被传为“美谈”。当时上海电车员工的素质亦可见一斑。
  惹不起的电车工人
  由于身处维持城市日常运作的机要岗位,同时又有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所以各路电车的司售员工成了不容置疑的工人“贵族”。
  在一般人眼里,电车员工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司机有时会被称为“老爷”,售票员也被叫做“先生”。有此“身份”,电车工人轻易不会罢工,但若真罢工便多能“马到成功”争取到自己的利益。
  早在1925年5月,英商电车便曾爆发过数百名工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导致仅有十分之一的电车能够正常运营。
  此后数年间,罢工运动更是此起彼伏。1930年6月,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全体2000名电车工人均群起罢工,提出增加工作津贴、每周休息日工资照发等要求。最终虽没有答应全部要求,但资方在租界当局的斡旋下,最终仍作了较大让步以求市内交通“早日恢复原状”。
  不仅是面对资方,哪怕是碰上横行街头的警察,电车工人常也针锋相对,群起而抗争,结果也多以电车员工胜利而告终。例如抗战结束后,上海的电车工人曾多次因为遭到国民党当局军警的无礼对待而抗议罢工。其中,最有趣的一次罢工便因1946年9月间的售票员与便衣警察群殴事件而起。
  那一日早上,三名赶着下班回家的警察在静安寺附近急吼吼地跳上了已经启动的电车,结果其中一位胳膊被车门夹住,便破口怒斥售票员故意关门不让他上车。不一会儿,嘴仗便上演为全武行,三名警察和车上两位售票员乱战成一团。虽说警察是自然而然的暴力执法者,但无奈身边没有警棍,只得徒手肉搏。倒是两位售票员把自己手中的铜制剪票夹,挥舞得虎虎生风。结果,警察们被剪票夹砸得“杠头开花”,血流满脸。情急之下,警察们方才想起自己的身份,大呼“我是警察”,然后召集路上执勤的弟兄,把这两个彪悍的售票员拖进了长宁警察局。
  先前吃亏的警察到了自己的地盘后,耀武扬威一番,于是也开始在审讯室里警棍乱舞了一番。出了恶气后,警察也就放了这两个售票员。
  然而,当电车公司众工友得知此事,事态又进一步升级。全体售票员、驾驶员愤而抗议,要求严惩凶手,给予人身安全保障,全体罢工一日。如此一来,当天上海交通的拥堵混乱之情形便不难想象了,较之雪雨天的情形,道路拥堵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事很快就惊动了时任上海市长吴国桢,他要求社会局和警察局重新彻查此事,电车运营马上恢复。
  最初,警察局方面仍不肯松口,在接受《新闻报》采访时表示:“时局动荡之秋,深虑捣乱分子从中煽惑,本局负有维持社会安宁之责、除劝令电车职工迅速复工外,对于幕后操纵人物,将予依法查惩。”
  次日,罢工仍旧持续。吴国桢亲下命令斥责警察局掀起事端,不知大局,不体察民生要务。为求息事宁人起见,警察局以肇事的三位警察“影响交通秩序”为由,予以记大过处分。
  于是,这场不大不小的罢工风波才算是平息下去,电车才又重新开动起来。
其他文献
体力工作会被取代?  在所有的科幻剧本中,机器人兴起的第一步,都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际上,这种情况并非即将在未来发生,而是已经在我们身边默默发生了上百年,当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的时候,机器就开始改变人的生活。  人类工作岗位消失的速度会有多快  在2016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智能机器的兴起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因为比蒸汽机精巧得多的机器人,已经在大规模地进入日常生
点播行业的洗牌声,已经响起来了  周世玲/北京 广东深圳报道  2017年1月5日,在以“破局·生长·瞭望”为主题的中国娱乐产业年会上,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发言痛批电影盗版等行业乱象,他打了一个比喻:“80万个汪洋大海(盗版网点)包围着4000个电影院。”  在他看来,这80万个“盗版网点”里,既包括在影院周边营业的洗脚屋、桑拿浴,也包括“不知怎么申请上牌照、还能卖票”的私人影院。    作为新兴观影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有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三年多来,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国务院提前超额完成了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95%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98%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改为网上备案管理;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认同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选择通过再婚重新组建家庭。然而,老年人再婚后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男方因子女不在身边,希望身边有人能随时照顾自己,但这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选择伴侣,更多是想找保姆式的老伴,而女方则更多需要经济依靠。基于“资源交换”的心理,双方很容易一拍即合,但因感情基础极不稳固,“闪婚闪离”就很常见。  第二,双方
鹤壁市街头群众摩肩接踵,欢度猴年春节  从北京西站坐上高铁,三个小时到达河南省鹤壁东站,坐大巴半小时到X县城,再乘小巴十几分钟回Z村,这是最近三年来我固定的春节返乡路线。  鹤壁东站所在的淇滨区也叫朝歌新区。3000多年前,这里就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后朝歌失守,殷纣王帝辛在朝歌鹿台自焚。后人就此演绎的电视剧《封神榜》,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
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此次省部级主要领导
每天宣传一位好人,一年需要365个案例,好人数量够吗  微卷的头发还冒着青春痘的陶有春看起来有些腼腆,他说着一口地道的南京普通话,“听母亲说,我出生时她难产大出血,昏迷很久,多亏有医护人员和爱心人士无偿献血,才把她救回来。”陶有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直未忘记母亲的故事,这个90后青年成为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者。  2016年4月7日下午,陶有春在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参与“南京好人365”全
配额与CCER的置换不仅能帮企业降低履约成本,还能为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马上就到“而立之年”的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妈湾电力)最近却因为一笔碳排放配额置换交易意外地“火”了起来。  2017年5月23日,这家坐落于珠江口、与香港隔海相望的电力公司,用持有的碳排放配额与深圳中碳事业新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科技)持有的CCER实现了等量置换。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  这笔在深圳排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并不矛盾,雅安在灾后恢复重建这几年的发展成果,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许多人知道雅安,是因为2013年4月20日的那一场大地震。  但雅安最闪亮的一张名片,是中国独有的生态符号大熊猫。这座城市被全世界所认识,正是因其“大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地”这个标签。  雅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研究繁育基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保护区,占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2.
英雄们的身上投射了某一时代、某一民族对于某种超凡人格的向往  《战狼Ⅱ》中“打不死的英雄”冷锋在2017年暑期档取得的票房成绩,值得中国影人深思,“英雄不如小鲜肉”、观众已普遍崇尚“阴柔”之美的说法,是否还立得住?  一个人物形象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这其实无关乎人物是“硬汉”还是“鲜肉”,最终要看人物的丰满度。  如电影学者周星所言,“军事题材突出英雄,英雄所聚焦的‘大写的人’和人格精神,是这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