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水稻机插育秧常见问题和对策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机插秧不仅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等优势,而且十分有利于水稻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近年来,随着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水稻机插秧在东台地区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两万多公顷,但是由于机插水稻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程度、集约化育秧等技术要求高,而种植者在培育机插壮秧关键技术的掌握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插水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产量水平的提高。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机插水稻育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措施,以期能为培育机插壮秧、促进机插稻产量提高提供参考。
  一、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 秧床不平、不实
  ①秧床不平。床面有明显的高低差,灌水时出现部分高处秧盘还未吸到水分,而低处秧盘已被淹没,导致高处秧盘内的芽谷因缺水而无法正常萌发生长,低处秧盘内的芽谷因长期淹没在水中缺氧沤种而死亡,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苗或出苗不齐现象。
  ②秧床未压实。操作人员从秧床上走过后,会形成明显的脚印,当秧盘放在有脚印的地方时,盘底与床面未完全接触,导致秧盘土水分散失快,无法保证水稻的正常萌发和生长,形成缺苗或出苗不齐现象。
  2. 秧盘土培肥不当
  秧盘培肥时,部分农户直接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有的培肥未充分拌匀,出现成盘的烧苗、僵苗、死苗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土壤中盐分含量偏高,如不进行土壤调酸或使用酸性肥料培肥,同样也会造成秧苗僵苗不发或死苗现象。
  3. 浸种催芽时间掌握过于呆板
  水稻机插秧播种,需与茬口布局密切联系,常常需要分批进行,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有育秧需求,甚至部分地区6月还在育秧。由于不同时段稻谷浸种催芽温度存在差异,所需时间和操作方法也应灵活掌握应用,而部分农户仍按教条的36~48小时进行浸种,在早期温度偏低的情况下,造成稻谷未能有效浸种催芽,出现秧苗出苗慢、出苗不齐现象;而后期温度偏高,浸种后催芽时间偏长,谷芽生长过长,播种时谷芽被机械损伤严重,对水稻出苗、齐苗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盘土与盖籽土厚度比较随意
  部分农户在盘土与盖籽土厚度把握上比较随意:盘土用量过多时,盖籽土较薄,稻种易被后面用来清除秧盘多余土壤的毛刷刷翻,影响水稻出苗;盤土用量过少时,盖籽土太厚,出现出苗不齐和 “戴帽”现象,盘根效果差,影响机插效果。
  5. 播种量过大
  有的农户认为,增加稻谷播种量,不仅能提高盘根效果,还可增加每盘秧的可插量,于是随意增加稻谷播种量。这样盘根效果虽好,但秧苗纤细、叶片细长、苗挤苗、植株整体偏弱,机插时植伤严重,活棵慢。
  6. 秧苗超龄移栽
  受前茬腾茬、整地、天气因素等影响,秧苗未能适时栽插,造成栽插时秧龄过大,秧苗过高,叶片发黄,秧苗素质下降,栽插后返青活棵慢,严重的在机插时取秧爪易抓住秧苗中段栽插,造成秧根朝上而形成“倒栽秧”,死苗缺棵多,影响产量。
  7. 管理失当
  江苏沿海地区单季水稻育秧期间正值春夏交替的气候多变时期,异常高温、持续低温连阴雨等天气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或失当时有发生。2015年5月中旬,东台地区连续3天出现27~31℃高温天气,气温较常年高4~7℃,部分农户担心秧苗被烫伤,在中午高温时段揭膜,使秧苗周围空气湿度急剧下降,叶面蒸腾量大,根部吸水又供应不上,结果造成青枯死苗。2016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东台及周边地区出现持续低温连阴雨天气,雨日达13天,而秧池田间沟系排水不畅,一些农户忙于前茬收割,未及时疏通,有些秧盘长期浸在水中,导致烂种烂芽,秧苗过嫩无法机插。
  二、对策与育秧要点
  1. 做好育秧准备,奠定壮秧基础
  ①精做秧床。选择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做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00比例留足秧田。秧厢宽1.4米,厢沟宽26厘米、深20厘米,围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排灌方便。播种前30天上水耥平。秧厢平整后,排水晒厢,使厢面沉实。有条件的可采用激光平地机整地,再用筒式麦田镇压器(压重达500千克以上)压实,提高厢面的平实度,播种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使厢面达到“实、平、光、直”。
  ②备足营养土。取大田表层土晒干,过5目细筛筛除杂物,按常规稻每亩备足120千克营养土,同时要进行调酸培肥,特别是沿海土壤盐分高的地区,按100千克营养土均匀拌和pH值≤3的调酸型壮秧肥0.8千克,再过筛充分和匀,堆闷15天后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盖籽土不能拌肥。
  ③搞好种子处理。选用省(市)主推的、适合当地机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按每亩大田常规稻3~4千克、杂交稻1.5~3 千克备足用种量,播前晒种2天左右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机械去芒、去枝梗以便均匀播种。播种前,先进行药剂浸种,可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水稻干尖线虫发病较重的品种,还需加6%杀螟丹水剂4毫升)对水6~7.5千克,浸种5~6千克,浸48~72小时(前期气温低要浸足72小时),捞起催芽至破胸露白,播种时芽长不超过1毫米,也可不催芽,浸种后(不能用清水淘洗)晾干直接播种。
  ④备足育秧物资。30厘米行距插秧机,每亩大田备足28厘米×58厘米塑料秧盘24~26张;25厘米行距插秧机,每亩备足25厘米×56厘米秧盘34~35张。采用水稻育苗播种流水线播种,并配备基质、农膜、无纺布、草帘、支架和防虫网,如采用塑料软秧盘育秧的每台播种机还需配置周转盘200张。
  2. 适时分期播种,确保适龄栽插
  ①精算播种适期。机插秧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大田腾茬时间、机械整田沉淀进度、插秧机插秧进度等推算播期,秧龄掌握在18~22天(浸种的,时间再向前推2~3天),分期播种。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   ②精确控秧适栽。适龄秧苗常因前茬腾茬、整地、天气因素等影响,不能及时栽插,应在秧苗二葉期及早调整育秧思路,严格控制秧床水分,秧叶不卷、床土不白不洒水,进行间歇式管水,控制秧苗生长。也可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3克/50盘或二叶一心期用多效唑4克/50盘进行化控,保证大秧龄下适应机插。
  3. 抓好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
  ①排放秧盘。横排两列,盘与盘之间要尽量排放紧密,盘底与厢面要贴实,盘周围用土壅实。
  ②填充基土。将配好的营养土均匀撒铺在秧盘上,厚1.5~2.0厘米,以利于秧苗生长和盘根。
  ③喷洒底水。尤其是催芽播种的,一定要用喷壶洒水湿润盘土。
  ④精细播种。本地常规粳稻每盘播芽谷120~130克(25厘米宽秧盘)或150克(30厘米宽秧盘)。手工播种要做到分次播种,力求播种均匀,要求每平方厘米落芽谷2.5粒。机械播种要先试播确定播种量,再进入正常流水作业。
  ⑤撒盖籽土。盖籽土厚0.3~0.5厘米,以盖没种子为宜。
  ⑥覆膜盖草。沿秧厢每隔 50~60厘米放1根细芦苇,以防农膜与床面粘贴,也可覆盖无纺布,然后再平覆农膜,并将四周封实,高温高湿促齐苗。农膜上铺盖草帘或稻草时,厚度以有漏光到达膜面为度,既能增温,又能防高温伤苗。
  ⑦灌水洇盘。灌爬厢水,洇湿秧盘土,即水面高于厢面,不淹及盘面。开好平水缺,确保水多时可以自然流出秧床,防止淹没秧盘。
  4. 加强秧床管理,培育健壮秧苗
  ①科学管水。播种至齐苗,只要洇足水,无须灌水;秧苗一叶期(齐苗、约2厘米),于傍晚揭膜,揭膜后灌1次爬厢水,使盘土保持湿润;齐苗至二叶一心期,以平沟水和跑马式漫水灌为主,做到干湿交替,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含水又透气,做到晴天墒满水、阴天墒半水、雨天墒无水;二叶一心期后要控水炼苗、促盘根,以旱管为主,干湿交替灌溉,盘面发白、秧苗中午叶片发卷时,应在当天傍晚及时补水,速灌速排。
  ②异常气候管理。秧苗揭膜前,如遇晴好天气,气温高达28℃以上且未采用草帘或稻草铺盖的,应在上午10时前灌大水降温护苗,水深以淹没床面不及盘面为宜;如遇连阴雨天气,应及时清理沟系,保证排水通畅,确保田间无积水,同时要及时清除农膜上的积水,防止无纺布、农膜与床土粘贴影响出苗。
  ③看苗施肥。秧田底肥充足的,一般无须追肥;如苗情长势未达预期,可在下午温度下降后灌水,在秧盘上建立水层,以浸没盘面,不淹没秧苗为宜,然后每亩撒施尿素4~5千克补肥。
  ④带药移栽。秧苗移栽前1~2天喷药1次,做到带药移栽,减轻大田用药负担。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邮编:224200)
其他文献
“金魁”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从鄂西北山区竹溪县野生猕猴桃“竹溪2号”的实生苗中,通过系统选育培育出来的猕猴桃优良品种,其主要经济性状超过世界猕猴桃主栽品种“海沃德”,1988年和1992年连续两届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评比第一名,并多次获国内外大奖,1993年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  “金魁”属美味猕猴桃类型,果实圆柱形,毛易脱落。与一般品种相比,“金魁”猕猴桃有以下
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光四季采摘果园的兴起,鲁西南经营四季果园的农户增多,效益相对也不错,桃园作为四季采摘果园之一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已对当地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生态观光采摘桃园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  一、发病症状  桃褐腐病主要为害桃树果实,也可为害花、叶及枝梢。桃果整个生育期均
【摘 要】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协作,肉品市场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部门针对屠宰动物进行宰前的检疫,宰后的检验。屠宰检疫是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传播及扩散的重要手段,其是保证肉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食肉安全的有效措施。如何能够将屠宰检疫工作做好,本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动物屠宰;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无害化处理  1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有假劣农作物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其中不少受害者因不知正确的维权途径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有些因证据不足而申诉无门。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影响巨大。农民朋友在购买良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出现种子质量纠纷后应如何正确维权?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摘 要】千家万户的养殖业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粪便污染物排放到外界环境,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畜禽疫病的防控造成困难。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抓好养殖业污染物治理。业务部门加强对养殖业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早日转变人们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养殖业;污染物;环境;影响;对策  随着养殖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源对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摘 要】口蹄疫病毒是导致牛口蹄疫发生的直接致病因子,发生口蹄疫的牛会表现出急性发热的症状,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甚至溃烂。牛口蹄疫的发生范围及其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广度来看都十分惊人,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流行病,给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性和难度,会导致极其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牛口蹄疫的症状、病理变化与诊断以及防治的措
2014年农药需求总量小幅降低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14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商品量)预计比上年略有减少,减少幅度为1.38%,为100.99万吨,折百量为32.97万吨。杀虫剂的需求量下降,杀菌剂基本持平,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幅明显,种衣剂和植保药械的需求也将有大幅增加。  杀虫剂、杀螨剂和杀鼠剂需求下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赵青
【摘要】本文主要从犊牛的护理、早期补料和断奶三个方面讨论了犊牛的高效配育技术,为养殖者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犊牛;培育;高效;技术  1 犊牛护理技术  犊牛出生后一小时内要吃上初乳,如果母牛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犊牛吃不到初乳或乳汁不足,则需要人工乳代替。人工乳根据犊牛营养需要配置,喂时充分搅拌均匀后,加热至38℃~40℃饲喂,每天4次~5次,犊牛出生7d~10d后,可随母牛牵至室外运动场内自由运
世界上能吃动物的植物,有五百多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些细小的昆虫,可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种树,名叫奠柏,它居然能把人吃掉,真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树了。  这种树长着许多柔软的枝条,如果人不小心,触动了它,那些枝条马上就像蛇一样把人卷住,而且越卷越紧,人就脱不了身。这时树上很快就会分泌一种液汁,人粘着就慢慢被“消化”掉了。当地人已掌握了它的“脾气”,只要先用鱼去喂它,等它吃饱后,懒得动了,就赶
八项关键措施  黎兆宗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畜牧兽医站 安徽 定远 233200  【摘 要】影响和制约畜禽养殖的因素很多,要做到科学健康养殖就必须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良种良法;三是科学饲养管理;四是饲养环境保护。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接触和走访了解,认为畜禽养殖应注重以下八个重点环节,并积极采取对应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养殖业;畜禽养殖;科学健康;关键措施  1 科学选址  养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