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l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门市四甲中学 江苏海门226141)
  
  摘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之法,把数学教学在寓教于乐之中。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主体活动 渗透 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教学中贵在寓方法指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教师应该是数学知识的引导者与引路人,而学生才是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人,是数学素质发展的主体。下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只有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知识发生兴趣时,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首先是精心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克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从而给学生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之法,把数学教学在寓教于乐之中,它是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艺术美、科学美的感受得到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意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性,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试行探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设计出如何导学,如何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问题,同时老师如何加以适当的引导。它是课前教师要把设计好的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回去预习。课上,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然后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正确的结果。通过互相探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观点,也就是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是指导学生课外自己动手设计立体几何模型,既使学生的直观得以提高,又使学生加深巩固了对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对学生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折不挠的品质和意志都得到了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第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想。养成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以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最后是开拓学生视野,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直接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借助课外作业,调动学生自己去看书、查资料、甚至可以上网浏览网页,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开拓思维,勇于创新。
  
  3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只有根植于数学知识教学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之一。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抽象出基本概念和规律,形成数学知识。不仅要重视数学结论,更要重视数学思维过程中的教学,即渗透发现和论证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真正领会数学知识殿堂的雄伟和壮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领略了前人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和进一步探讨前人的研究方法,追寻前人的足迹和道路。使学生增强了创新能力。
  总之,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河南省济源市第四职高 河南济源454650)     摘要: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向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当前任课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自主学习 引导 探究    生物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克隆、转基因食品、移植人体器官挽救生命垂危病人、人类基因组计划、环保等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生物科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六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研究性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入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状态。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实施主体是老师,实施客体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主体。在教师成功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情境中,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同时又是教育研究性教学策略的被动者。  关键词: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    学生初学几何要比初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所谓悬念教学法,就是以前一课为基础,提出引人入胜的疑问,留给学生去思考、研究,使学生进入探索的情境之中,在后续课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通过不断地设疑、解疑的链状教学,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浓厚、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悬念教学法 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
(浙江兰溪市职业中专 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育的共同心声。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概念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数学思想的领悟、数学思维的训练都离不开习题。挖掘习题资源,物尽其才,优化思维品质。  关键词:优化 习题资源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优劣是决定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学生的思维训
(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江苏睢宁221233).    摘要: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在数学学习中,为了既定的目标,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而获得独特的、新颖的、有意义的处理方法和结果的能力.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因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浙江金华321100)    摘要:在数学课堂评价中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实现课堂评价的有效调控;注意评价语言艺术,凸显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状态,实现调控性和激励性的统。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评价 调控性 激励性    课堂评价首先具有调控性。从其结果而言,是一种信息反馈,教师利用这种反馈的信息,及时了解教学动态,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 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把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教学     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最有效的课程,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鼓励 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让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问题的提出,发现
(江都市昭关中学 江苏江都225263)    摘要:学生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话,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学生如何学,对学习中产生的学习情绪、自己的学习意志、学习能力,思维方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维 数学 效率 能力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好数学,学习方法很重要,学生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话,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中学生常常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