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河南大灾荒中的社会脆弱性透视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40年代初的河南大灾荒是中国最大的灾难之一。由"灾"而"荒",往往通过"社会脆弱性"这个中介来完成。考察1942-1943年间的社会结构、政治权力状况和政府组织救济灾荒的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天灾后何以形成惨绝人寰的大饥荒。透过大灾荒中自然灾害的面纱,我们看到的是阶级社会里获取粮食权利的高度不平等、将政治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统治者对生命的漠视以及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之下公共性质组织的严重失效。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的种类和特征以及信用证诈骗易于得逞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只黑熊幼仔于出生后第7天,突然从背部到腹下和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丘状硬结节。根据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硬肿症。经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后痊愈。
设计两对引物M1/M2、N1/N2建立起套式PCR,该方法能检测出含0.3LD50狂犬病病毒,比普通PCR的敏感性提高了10000倍,通过27份阳性病料的序列分析,所检测出的病毒全部是狂犬病病毒,具有很
采集发病的野生岩羊肝、脾等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成对或成堆排列的球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放置2 d-3 d菌落由淡黄色变为黄色,在鲜
在现场条件下研究了亚热带网箱区底播养殖仿刺参的生理生态学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网箱区底播的仿刺参耗氧率变化范围为0.012~0.016 mg O2/(g·h),各时期数据间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