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0月间本院收治并经胸外科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31例,分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重建成像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11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8例,右肺下叶者3例,分别占72.73%和27.27%;对照组20例(包括单纯平扫11例、增强9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15例,右肺下叶者5例,分别占75%和25%.31例均为肺叶内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诊断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C—erbB—2、MVD表达与CPA血流的关系。方法:对5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检测卵巢组织内的血流信号,测其血流阻力指数(RI),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
笔者目前使用的MR机是1994年引进的西门子1.0T机型,梯度场为15mT。为了开发旧设备的潜力,改善MR血管成像的质量,开展了三维增强MRA(CE—MRA)并成功用于临床。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转移,尤其是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与MVD的
用超声评价动脉硬化已被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表浅动脉动脉硬化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腹主动脉动脉硬化的研究甚少,因腹主动脉位置深且肠道气体干扰常规探查很难显示清晰,本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与颈前肌粘连与手术及病理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块87例,观察甲状
目的:研究乳腺癌^99mTc-HL91乏氧显像以及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31例乳腺癌患者行SPECT ^99mTc-HL91乏氧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乳腺癌
目的:分析Budd-Chiari综合征(BCS)磁共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征象,评价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MRA)时BCS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3例BCS患者进行了磁共振多期动态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成熟,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仍然是影响移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