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职校木门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从浙西木门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地方实用人才培养需求,就如何规划木门加工技术专业的开设,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且易于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木门加工技术专业 浙西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一、专业建设背景
  江山是浙江的西南门户,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森林覆盖率接近72.9%,森林木材积蓄超过600万立方米。江山依托闽北、赣南等地区的木材资源,再加上浙赣铁路横贯境内,连接浙闽皖的205国道和浙江省46、48省道以及通往玉山、广丰等公路干线黄衢南高速公路均经境内,木材加工产业区位置优势非常突出。
  江山市木门行业发展始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1月,江山市已有各类木业企业1350家,亿元以上企业16家,A股上市企业1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从业人员达4.5万人。2017年江山市木业产值达147.9亿元,其中木门产值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7.1%。通过近年来政府大力培育及提升发展,江山已成为中国木门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有“中国木门之都”的美誉。
  在木门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包括熟练的操作工、机修工等。当前从事木门加工的人才供给越来越成为制约该产业迅猛扩张的瓶颈。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要抓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对接地方产业”是专业建设的意义所在,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是,目前江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没有正规培养木门加工人才的基地,相应专业的开设还没有真正启动,木门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建设思路
  在学校现有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生源与教学、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增开木门加工技术相关课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木门加工技术的校内外实训场地,渐进式开展与本专业配套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训等工作。通过3至5年的建设,最终建立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木门加工技术特色专业。
  三、建设内容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校企合作全程化。学校与木门加工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在与木门加工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确立“企业(疑问)一学校(解惑)一企业(应用)”的循环教学合作模式和实习岗位化的零距离企业人才培育培养合作模式。同时确立“五共建”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即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使校企合作贯穿于木门加工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合作全程化。
  (2)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企业、高校高端人才参与指导。构建一支由木门加工企业专家、高校高端人才、学校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成长与提高、学生实验实习实训与实践模式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模式的确定、专业人才管理等各方面對学校工作予以指导,逐渐提高木门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不断扩大规模,以使学校所培养的木门加工技术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木门加工企业的需要。学校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联络站,以方便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联络、组织与指导活动。
  (3)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木门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校教学对接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基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教学中,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开展“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地方木门产业资源优势,开展校企紧密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互助合作,实现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的融合,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主要由教师指导进行基本型实训,不定期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由企业员工担任师傅主要指导、教师协助指导的生产型实训,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顶岗操作。
  2.建设课程体系
  (1)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在两年的专业建设期内,将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配合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配套教材和实训指导用书。在把通用的机械类课程,例如机械制图等作为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的基础之上,重点建设两门精品课程一一木材加工工艺学、木材加工装备学。其中木材加工工艺学涉及木材学基础、制材、木材干燥、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人造板表面装饰和木制品生产共八个部分;木材加工装备学涉及木工机床,人造板机械及二次加工设备等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和调整,生产线和单机的选型和综合性应用技术等。
  在精品课程开发期间,完成上述专业主干课程标准的制定。理清各课程性质与作用,解构对应的工作岗位中各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构建能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2)教学资源库建设。扩充和优化现有的木门加工技术教学资源库,包括精品课资源库、音视频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库、专业综合试题库、电子教案与教学计划资源库、小模块操作(企业岗位)说明书资源库等。
  教学资源库以经过筛选的网络资源为主,辅以本校自行拍摄或制作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从收集整理、编目、直至搜索使用,采取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网络化手段,努力建设成高起点、高标准的样板资源库。
  (3)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以木门加工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岗位操作能力、岗位管理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解构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能力和素养),重构学习任务,形成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以模拟或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一致,教学环境和条件与真实生产环境和条件一致,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标准与企业标准一致。   (4)考核体系建设。在创新木门加工技术人才培养“工学四结合”模式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引进项目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一一“教、学、做、评”四位一体项目教学考核体系,主要是通过真实岗位或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努力实现: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支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双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团队结构;通过与木门制造企业联姻,大力建设兼职教师库。
  完善兼职教师业绩考评制度;完善兼职教师选拔、培训、聘用等管理制度;建立兼职教师业绩考评档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或解聘兼职教师的依据。
  4.实训基地建设
  引入江山本地木门加工企业参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校内教学实验室和学生模拟生产基地为基础平台,通过新建、改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提高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的比例。与当地木门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免漆门、烤漆门、实木复合门、模压门等多个品种的生产企业,为学校木门加工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综合性顶岗实习基地。
  5.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起包括企业、学校、认证机构、竞赛机构、用人单位等的多元复合评价体系。将企业导师的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与学校教师和专业组评语,以及认证机构、竞赛机构、用人单位的证书奖励等相结合,综合评估学生的工作態度、操作技能、工作水平、职业能力。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木门加工产业信息服务工作室,收集木门加工前沿技术信息,经过分析、整合,再运用到社会服务上。学校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咨询、项目加工、对口交流等社会服务活动,提升专业辐射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也提高专业技能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将专业与实际社会发展接轨。
  7.保障措施建设
  第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专业的建设及规划发展。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项目建设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制订项目的建设内容,落实具体建设进程,提出具体的经费使用方案等。
  第二,制度保障。为保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制定人事安排、资金使用、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到位。
  第三,管理保障。建立建设项目的任务书、时间表和线路图,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项目负责人定期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成果和绩效进行总结自评;建立项目建设预警机制与责任追究制,确保建设进度与质量。
  四、建设愿景
  按照以上规划安排,力争通过3至5年的建设,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学科完备、实训设施充沛、师资力量充足、校企合作互动、技工培养数量和质量基本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产、学、研”一体化精品专业。
  (作者单位:江山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现代企业希望新员工能快速适应岗位。如何根据企业这一需求帮助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优势,是中职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各大中职院校都在进行选择性课改,本文主要探索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国有企业需要做出怎样的领导力变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过去引领我们企业走向成功的方法今后是否依然奏效?今天的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比以往更加谨慎、更加敏锐,只有积极地谋划并主动领导变革,才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领先的优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听到最多的议论是人们对企业今生前世的品头论足。“事后诸葛亮”容易当,道理很简单,科技
摘要:本文就计算机课程目前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究了建立正确的评价理念、根据课程特点区分评价方式、拟定接近实际工作的考核方案、建立成长档案、提前进行评价设计、及时分析评价并反馈和引入企业人员参与评价等方面对改进学生评价。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学生评价 一体化教学  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全国各类职业院校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已经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如由最终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由知识技能点
目的探寻重度污染、高脂、高蛋白残留内镜器械多酶+超声机洗最佳浸泡清洗时间,以期提高清洗效率和质量,规避器械性医源感染。方法选择术后腔镜器械1260件,以多酶液+超声清洗的
阐述了一步法生产聚合硫酸铁新工艺的反应原理、工艺过程、特点及其产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和收费渠道呈现多元化。票据管理作为收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健全财务制
在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的两位老师荣获大赛一等奖。本文是杂志对该校财经商贸类一等奖获奖老师王新惠进行的专题采访。记者: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