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故事(21)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MG42是机枪历史上的王者,但也是著名的“谣言大王”——关于它的传说和看法,很多都严重偏离了现实。

高射速与自动机


  在军迷圈中,MG42有一个著名的绰号——撕布机。得益于1200发/分以上的超高射速,MG42的枪声密集而连续,酷似布匹被撕开时的声音。龙能吟,虎能啸,很多人对MG42的咆哮声津津乐道,还对它的超高射速另眼相待,认为这是MG42的独家法宝。然而在我看来,高射速其实是MG42设计的歧途。


MG34(左)与MG42。相比于MG34,MG42的闭锁机构、供弹机构、机匣设计都有了本质性变化,两者除了外形和布局已经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了


苏联的ZPU-1 14.5毫米高射机枪。它的架座才是正儿八经的专业高射机枪架座,和步兵用机枪的两、三脚架差异极大


请注意,MG42的射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调的。按压红色箭头处的膛口卡扣,并前后旋进膛口即可调节射速,注意膛口外还有防滑纹


MG42的自动机特写。一些资料表明,MG42可以更换不同机头调节射速,但我个人没见过所谓的“不同机头”,也觉得这种更换方式过于繁琐,设计上也不太科学


采用滚柱延迟闭锁的Stg45步枪。滚柱刚性改延迟的过程实际上很复杂,牵涉到毛瑟、格罗斯富斯公司以及多位设计师,本文中滚柱“成精”的说法是一种简化


格罗斯富斯公司的MG45机枪,它也是一款采用滚柱延迟闭锁的枪械。尽管外形和MG42高度相似,但原理已经完全不同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射速是有惨重代价的,比如更大的后坐力、更差的精度、更快的枪管升温速度等等。更何况,高射速是枪械的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一般而言,防空作战的枪炮普遍需要高射速,以便在稍纵即逝的打击目标的时间里倾泻尽可能多的弹药。而防空枪炮往往都会配备专用架座,以尽可能降低巨大后坐力对架座稳定性、精度的负面影响。
  MG42并不是一款防空机枪,只是偶尔兼职防空而已。它的主要射击目标是人,不是飞机。MG42的主力架座是稳定力十分有限的两脚架和三脚架。在超高射速下,两、三脚架+人体很难保证枪械的射击精度。换而言之,对于MG42的核心任务——打人而言,超高射速无疑是个会降低精度的累赘。
  除此之外,对付集团目标也需要高射速。在一战时,战场上罕见坦克和飞机,人肉冲锋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集团目标足够大,枪械精度烂一些也没关系。对于一战时的枪械而言,射速快一些自然更好。然而二战时,飞机坦克已经相当常见了,集团冲锋倒是变得相当罕见。
  因此,MG42的高射速似乎全程打了个寂寞,根本派不上用场,还带来了很多副作用。更令人奇怪的是,之前MG34的射速大约为900发/分,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射速。到了MG42时,射速就奔着1200发/分去了,这种奇怪的改变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滚柱非彼滚柱


  我们都知道,MG42采用了滚柱閉锁,G3、MP5等枪械也采用了滚柱闭锁。但大家一定要牢记:MG42的滚柱闭锁和G3、MP5的滚柱闭锁完全不一样,至少在理论上如此。MG42采用的是滚柱刚性闭锁,而G3、MP5采用的是滚柱延迟闭锁。但话说回来,这两种闭锁方式也有相当大的渊源。
  从理论上讲,在火药燃气压力下,MG42滚柱刚性闭锁应该像乌龟一样一动不动,只有后坐的枪管才能推动它并实现开锁。然而事实就是这么邪门,当年的德国人造出MG42后惊讶地发现,所谓的滚柱刚性闭锁并没有那么靠谱: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自动机反跳时,即使枪管不动,滚柱有时也会自己开锁。


MG45的弹膛纵槽。滚柱延迟闭锁枪械的弹膛内部往往会加工出纵槽,以便更好地实现开锁,而滚柱刚性闭锁枪械往往不需要在弹膛刻纵槽


海恩·塞弗罗的照片。但话说回来,即使他只打死了一百人,那也足以创造一个小纪录了


MG42的著名恶搞图片。尽管谣言肆虐,但大家对MG42的热爱却丝毫不减,相关恶搞图片非常多,但也無意中造成了一些谣言

  对于枪械设计师而言,在枪管不后坐时,滚柱居然自行开锁了,这种事简直就像是自行车无人驾驶自动逃跑了一样神奇。于是,德国人开始好好研究滚柱,终于得出了一个非常滑稽的结论:不是滚柱“成精”了,而是滚柱刚性闭锁的“阳刚之气”不太够!
  对于刚性闭锁而言,如果闭锁机构刚性不足,枪械就会存在自行开锁或者反跳开锁的可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行开锁会导致一系列恶性故障,甚至会危害射手的安全。幸运的是,MG42的滚柱刚性闭锁虽然不够“阳刚”,但也没有那么“阴柔”,并不至于导致故障。滚柱刚性闭锁虽然“锁而不牢”,但也成功担任了“拖油瓶”的角色,大幅度降低了开锁的时间。
  终于在Stg45上,德国人把滚柱闭锁的“拖油瓶”精神发扬光大,推出了新一代的滚柱机构,短后坐枪管也被果断取消了。从理论上讲,Stg45的滚柱闭锁机构和MG42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Stg45的枪管是不运动的,枪械会在火药燃气压力下自行开锁。而MG42的枪管是运动的,闭锁机构(理论上)是不能自行开锁的。按照基本原理分类,Stg45属于半自由枪机自动方式+延迟闭锁范畴,而MG42属于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不太靠谱)刚性闭锁范畴。
  就这样,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延迟闭锁机构之一——滚柱延迟闭锁就被德国人阴差阳错地发明出来了。

机枪中的大谣言


  机枪是枪械大家庭的大哥,江湖上关于大哥的传说一向很多。但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大多很不真实。比如50多名英军+4挺马克沁机枪吊打5 000多苏鲁战士的传说就是一个典型的掺假故事(英军一方实际上有700多人),而关于MG42的第一传说——“奥马哈海滩之兽”,也假得不得了。
  传说是这样记载的: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中,一名奥马哈海滩碉堡中的20岁德军机枪手海恩·塞弗罗创造了一项惊人的纪录——在他驻防的WN62碉堡前,共有4184名美军士兵中弹倒下。在长达9个小时的战斗中,塞弗罗扣紧MG42的扳机,几乎一刻不停地发射了超过12000发枪弹,换下来的通红的枪管,甚至轻易点燃了碉堡旁的干草!据一些历史研究者推测,倒在碉堡前的4184名美军士兵中,至少有一半人都是海恩·塞弗罗的“枪口冤魂”,海恩·塞弗罗也因此得到了“奥马哈海滩之兽”的名号。
  然而,根据美国公布的数字,在8千米长的奥马哈海滩,美军阵亡、受伤、失踪的总人数为大约2400人,和传说的4184人严重不符。在奥马哈海滩上,远远不止一挺机枪,而是有8个混凝土掩体、75毫米或更大口径火炮、35个碉堡、18门反坦克炮、6个迫击炮坑、35个多管火箭发射器、85个机枪巢穴、6个坦克炮塔,还有不计其数的地雷和铁丝网。海恩·塞弗罗所在的WIN62碉堡也有足足40名德军士兵,而不是只有他一个。
  很显然,海滩上的伤亡绝不可能出自海恩·塞弗罗一人之手。如果海恩·塞弗罗真得打死了几千人,那么真相就有一种可能了:在8千米的海滩上,登陆的美军士兵和其他的德军士兵握手言和、互相休战,并像追星一样跑到海恩·塞弗罗的枪口前排队送人头,否则的话,海恩·塞弗罗杀不死几千人。


“豹”2坦克车顶上MG3机枪。坦克机枪的换代要比步兵步枪慢得多,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仍能看到MG3在德军中服役


装在老式Feldlafette三脚架上的MG5机枪。德国人虽然把MG3换掉了,但三脚架却依然在沿用,我估计德国人会把Feldlafette当传家宝用下去


MG42的枪管可以从侧向摆出,射手可以用弹壳/枪弹将枪管进一步拉出散热筒。但这种设计仍然不如ZB26的换枪管方式便捷


MG42的受弹器座过于光滑,装弹链时很容易滑脱。图中的射手就很有经验地用左手按住了弹链,以防止滑脱

  换而言之,“奥马哈海滩之兽”的故事只有时间、地点、人名是真的,里面的数据简直不能更离谱了。既然如此,这个邪门传说又是怎么传开的呢?很简单,对于传播而言,邪门的事情就像是美人额头上的苍蝇,总能吸引最多的目光。我曾经写过一篇辟谣“奥马哈海滩之兽”的文章,然而评论区让我瞠目结舌:很多人根本没记住辟谣的内容,谣言倒是记得一清二楚,纷纷在评论区赞美MG42机枪,同情盟军士兵,以及祈祷世界和平、再无战争,甚至还有人骂我传谣。看到评论区后我十分郁闷,我明明写的是辟谣文章啊,怎么最终起到了传谣的效果呢?

尴尬的MG3


  二战结束后的第23年,也就是1968年,联邦德国终于正式装备了新型机枪——MG3。然而除了口径不同,以及射速略低外,MG3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新技术。在我看来,MG3更像是MG42在23年后的“诈尸”。就这么一款毫无诚意的MG3,德国人居然一直用到了2015年——这一年,新型MG5正式被采购了。从1942年算起,MG42和它的改型,足足被德国人用了73年。
  MG42/MG3的“超长待机”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从经济上讲,二战后的德国家里穷得叮当响。从政治上讲,战败国的武德往往都是费不拉堪。因此,MG3的服役,更像是无奈之下的妥协。然而MG42余威尚在,很多人看到MG3,不觉得这是德国人的无奈,反而觉得是MG42/MG3足够优秀,所以德国人才会恋恋不舍。
  然而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款装备能保持几十年的先进性!诞生了几十年的MG42旧瓶装新酒,本来就不会太理想,何况作为早期的通用机枪,MG42在带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带有很多先驱者的旧时代通病,这些通病也都被MG3全部继承了下来,比如重量大、长度长、换枪管不方便、落后的管退式自动方式等等。在战后通用机枪大发展的背景下,MG3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
  总之,在二战时,MG42无疑是领先的,二战结束后的20年,MG3虽已老旧,但也勉强堪用,而在今天,MG3已经全面落伍了。如今,对MG3投入过多的感情,并认定它先进无比甚至无脑崇拜它,实在是有点反智了。
  下一期中,我们将讲述电影《长津湖》中出现的日本九九式机枪。
  [编辑/何懿]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他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育。探究式教学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不仅尊重了学生了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通过探究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摘要:目前,小学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价值体验。通过那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在理解作品过程中,获得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者及学生并没有充分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导致该学科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社会的各方各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课堂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施策略及案例,仅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教育方面也越来越关注。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希沃电子白板的使用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并且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电子白板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并考虑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发展特点,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本文通过分析希沃电子白板对数学教学效率的影响,希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
10月22日,美军进行了一次高超声速武器的试验,但失败了,原因是加速用的火箭助推器发生了爆炸。这已经是美军在2021年里第三次高超声速武器试验失败,前两次是美国空军的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试验失败,这次美军没有明确说是哪个高超声速武器项目,但有分析称可能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陆基中远程高超声速导弹”(OPfires)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美军今年三次高超声速武器试验失败的原
朝鲜宣布已首次成功试射了新开发的“火星”8型高超声速导弹。通过这次试射,设计人员确认了分离式高超声速滑翔弹头的制导机动性、滑翔飞行特性等技术指标,以及导弹在主动段的导航控制性、稳定性等主要性能指标,确认了首次采用的安瓿化导弹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的稳定性。这次试射结果表明,“火星”8型高超声速导弹的所有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塞尔维亚南斯拉夫进口公司展示新一代轻型反坦克导弹  近日,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伙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除了文化课的学习,德育工作也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养分,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才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的发展中正确选择,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小学阶段,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要想办法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 德育工作 提升 实
摄影/吴朝兵V-Bat无人机正在起飞  2021年9月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1远征队的无人机操作员,正在操作V-Bat无人机从两栖船坞运输舰LPD-27“波特兰”号上起飞。这款马丁无人机公司的V-Bat 128,长度仅2.74米,翼展不到3米,全重56.7千克,有效载荷11.3千克,续航11小时。它可以垂直起降(VTOL),彻底摆脱了跑道的限制,只需9平方米的区域就能完成起降(更适合水面舰艇平台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视作高校思想教育体系当中的必修课程,因为这一门课程存在的教学特点包括教学体系庞大、知识含量丰富、政策性极强,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及时与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相联系。也正是由于这一门课程具有这一些显著特点,所以他也是一门既受学生们欢迎,又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受益的有效课程。但回顾当前高校的课程教育,我们发现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当中仍然存在不少教育问题,譬如教学内容过于分散学方式
制电磁权堪称攸关生死的第一战场,谁能控制敌我所有无线电频谱,谁就赢得一半的胜利,而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电子装备的水平。2021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首度公开歼-16D电子战机,体现出我军“以电取胜”的新志向。机体  提到歼-16D,就不能不提及歼-16原型机。2017年朱日和沙场阅兵,人民空军首度正式亮相歼-16双发双座多用途战斗机,它主要满足人民空军的战略转型需求,具备超视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