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电工程的设备制造随着社会对用电安全级别的不断提高,在新的技术要求基础之上也在不断地作出着相应的改进,进而将我国强电的用电安全能力全方面的提高了一定程度。本文就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行业做一个简要的解析。
【关键词】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
引言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强电,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居民用电、商业用电以及工业用电这三个方面,除了大部分的工业用电都使用380V的电压之外,我们一般能够接触到的强电主要为220V的市电。这些强电主要用来处理能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力,主要有高电压、高电流以及大功率、频率低的特点。因此,基于强电的这些特点,我们在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中主要要解决电力才传输过程中的降低能耗损失以及提高电力的效率,在这二者之外,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1、强电工程材料设备
在强电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在每个环节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包括电力的传输、电力的能耗减少以及对电压电流的控制,因此,在强电工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工程材料设备有以下一些:
1)开关类。开关类的强电材料设备是用来控制电流的开合状态,主要使用到的有断路器、隔离开关与负荷开关。断路器是在电路中管制负荷电流和故障短路电流的闸门,而隔离开关是从安全角度用来隔离停电和带电的设备。这两中开关在强电工程材料设备中一般都是搭配来使用的。在同一个强电回路中,因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断开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二者之间采用电磁或机械类的闭锁装置。
2)高压环网柜。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电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出现断电的情况概率也逐渐升高,因此,我们在配电过程中开始使用高压环网柜来减轻配电过程中单路配电时容易发生断电的情况。强电中的环网,是在配电过程中干线形成的一个环形电网,供电能源通过这个环形的网络来配电,这样的好处在于,当一路干线出现问题时,其相邻的干线可以继续给该出现问题的干路供电,这样就降低了断电的风险。
3)变压器。变压器是强电工程材料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型号,用途都是通过变压器将强电的电压做一定的改变,以适应我们的使用环境。变压器中主要是通过金属线绕制的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来电转换为不同电压的能源,供给出去。
4)电缆线。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电缆线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分为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高压电缆通常是用几根或者几组导线双绞或者多股的绞线,形成类似绳索的电缆线,而且每组导线之间是相互绝缘的,整个高压电缆线通过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包裹起来,防止功耗的减弱。低压电缆线用来配电干线,我们平常看到的路基电杆上的电线都为低压电缆线,1kv以下的电压电缆线。
2、我国强电设备制造业的现状
在对强电工程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一个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随着材料科科技的不断进步,不论在变压器以及导线中使用的金属电缆技术中,还是在绝缘层使用的合成类橡胶技术上,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进展。但是,从数据来看,我国的电量水平仍然落后很多发达国家一大截,我国的人均装机水平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0%多一点,只有美国的7.5%,虽然我国从规模上来看,电力设备制造业的规模都不小,但是就单个企业来说,我们没有形成一个集团性的,在国际中有竞争力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这对我国的强电工程设备材料的制造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主要有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1)技术制约。技术制约一直是我国科技行业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尤其在材料学方面,我国的科研力量投入不足,多年来没有形成一个集科研开发、持续发展一体的科研机制,再加上一般的电力制造企业能力有限,无法支持先进的科研生产团队的建设投资,形成了不断花费额外成本去购买外国的专利技术,从投入研发的资本来看,仅仅占了收入的2%左右,这样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的。
2)知识产权制约。虽然我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引进技术和仿制,已经能够在很多技术上达到国产化的标准和生产的需求。但是就核心技术而言,还是需要购买国外的专利,不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因而带来了成套设计能力较差,影响了我国电力设备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之路。
3)体制制约。我国的强电工程项目以及相配套的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企业都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中部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老的企业由于多年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管制,在经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改组和改革的难度太大,企业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
3、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中改进措施
3.1政府加大支持作用
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的落后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讲,与政府的不够重视有着直接的原因,所以政府需要在这一块加大投资的力度,尽快建立起若干个攻坚的科研技术团队,因为电力材料装备的国产化,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电力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此,需要同军品同样对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推进体制的改革,在科研经费投入增加的基础之上,鼓励我国各大相关企业采用国产的设备。
3.2企业自身需要自强自立
强电工程材料设备的制造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各大相关企业也要在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基础之上,自强自立,争取创新机制的建立。在技术的改进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先引入,在消化吸收的方式来进行,或者与国外的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去做技术的改革工作,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大力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我们今后发展的“王道”。企业的自强自立除了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中予以增加之外,还要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在服务中我们要摆脱过去落后的服务机制,要对客户在整体构架的建立过程中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在变压器的提供中,可以为客户配套集中更加节能和安全性、可靠性高的搭接解决方案,再比如高压电缆的销售中,为客户增加详细的说明以及数据性的内容,让客户对每种设备的使用情况、环境等都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定位。作为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专利和品牌的建立,一旦企业将知识产权转换为专利,并且通过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就将技术提升为了硬竞争力,能够让自身的制造能力也在此基础之上迅速获取提升。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利的申请。在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尤其以电力材料设备这种技术含量高的制造研发企业来说,环境非常恶劣。因此,我们的电力工程材料设备制造企业要有形成集群之路的发展思路,在资金、人员素质水平以及设计与开发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制约条件的现状下,相互合作,形成风险公担、利益共享、共同繁荣的集群式产业链,相互之间获取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和交流,再联合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形成科技园区,公摊发展道路中的研发投入,是获取公共腾飞的非常有效的发展之路。
4、结语
总之,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的产业,只有我们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从科研、体制改革等多个角度入手,才能将强电工程材料设备的制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陆燕荪.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思考[J].电器工业,2012(01):10-11
[2]安德洪.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J].现代财经,2008(01):10-11
【关键词】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
引言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强电,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居民用电、商业用电以及工业用电这三个方面,除了大部分的工业用电都使用380V的电压之外,我们一般能够接触到的强电主要为220V的市电。这些强电主要用来处理能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力,主要有高电压、高电流以及大功率、频率低的特点。因此,基于强电的这些特点,我们在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中主要要解决电力才传输过程中的降低能耗损失以及提高电力的效率,在这二者之外,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1、强电工程材料设备
在强电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在每个环节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包括电力的传输、电力的能耗减少以及对电压电流的控制,因此,在强电工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工程材料设备有以下一些:
1)开关类。开关类的强电材料设备是用来控制电流的开合状态,主要使用到的有断路器、隔离开关与负荷开关。断路器是在电路中管制负荷电流和故障短路电流的闸门,而隔离开关是从安全角度用来隔离停电和带电的设备。这两中开关在强电工程材料设备中一般都是搭配来使用的。在同一个强电回路中,因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断开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二者之间采用电磁或机械类的闭锁装置。
2)高压环网柜。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电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出现断电的情况概率也逐渐升高,因此,我们在配电过程中开始使用高压环网柜来减轻配电过程中单路配电时容易发生断电的情况。强电中的环网,是在配电过程中干线形成的一个环形电网,供电能源通过这个环形的网络来配电,这样的好处在于,当一路干线出现问题时,其相邻的干线可以继续给该出现问题的干路供电,这样就降低了断电的风险。
3)变压器。变压器是强电工程材料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型号,用途都是通过变压器将强电的电压做一定的改变,以适应我们的使用环境。变压器中主要是通过金属线绕制的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来电转换为不同电压的能源,供给出去。
4)电缆线。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电缆线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分为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高压电缆通常是用几根或者几组导线双绞或者多股的绞线,形成类似绳索的电缆线,而且每组导线之间是相互绝缘的,整个高压电缆线通过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包裹起来,防止功耗的减弱。低压电缆线用来配电干线,我们平常看到的路基电杆上的电线都为低压电缆线,1kv以下的电压电缆线。
2、我国强电设备制造业的现状
在对强电工程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一个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随着材料科科技的不断进步,不论在变压器以及导线中使用的金属电缆技术中,还是在绝缘层使用的合成类橡胶技术上,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进展。但是,从数据来看,我国的电量水平仍然落后很多发达国家一大截,我国的人均装机水平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0%多一点,只有美国的7.5%,虽然我国从规模上来看,电力设备制造业的规模都不小,但是就单个企业来说,我们没有形成一个集团性的,在国际中有竞争力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这对我国的强电工程设备材料的制造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主要有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1)技术制约。技术制约一直是我国科技行业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尤其在材料学方面,我国的科研力量投入不足,多年来没有形成一个集科研开发、持续发展一体的科研机制,再加上一般的电力制造企业能力有限,无法支持先进的科研生产团队的建设投资,形成了不断花费额外成本去购买外国的专利技术,从投入研发的资本来看,仅仅占了收入的2%左右,这样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的。
2)知识产权制约。虽然我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引进技术和仿制,已经能够在很多技术上达到国产化的标准和生产的需求。但是就核心技术而言,还是需要购买国外的专利,不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因而带来了成套设计能力较差,影响了我国电力设备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之路。
3)体制制约。我国的强电工程项目以及相配套的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企业都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中部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老的企业由于多年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管制,在经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改组和改革的难度太大,企业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
3、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中改进措施
3.1政府加大支持作用
强电工程材料设备制造的落后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讲,与政府的不够重视有着直接的原因,所以政府需要在这一块加大投资的力度,尽快建立起若干个攻坚的科研技术团队,因为电力材料装备的国产化,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电力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此,需要同军品同样对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推进体制的改革,在科研经费投入增加的基础之上,鼓励我国各大相关企业采用国产的设备。
3.2企业自身需要自强自立
强电工程材料设备的制造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各大相关企业也要在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基础之上,自强自立,争取创新机制的建立。在技术的改进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先引入,在消化吸收的方式来进行,或者与国外的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去做技术的改革工作,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大力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我们今后发展的“王道”。企业的自强自立除了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中予以增加之外,还要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在服务中我们要摆脱过去落后的服务机制,要对客户在整体构架的建立过程中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在变压器的提供中,可以为客户配套集中更加节能和安全性、可靠性高的搭接解决方案,再比如高压电缆的销售中,为客户增加详细的说明以及数据性的内容,让客户对每种设备的使用情况、环境等都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定位。作为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专利和品牌的建立,一旦企业将知识产权转换为专利,并且通过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就将技术提升为了硬竞争力,能够让自身的制造能力也在此基础之上迅速获取提升。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利的申请。在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尤其以电力材料设备这种技术含量高的制造研发企业来说,环境非常恶劣。因此,我们的电力工程材料设备制造企业要有形成集群之路的发展思路,在资金、人员素质水平以及设计与开发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制约条件的现状下,相互合作,形成风险公担、利益共享、共同繁荣的集群式产业链,相互之间获取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和交流,再联合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形成科技园区,公摊发展道路中的研发投入,是获取公共腾飞的非常有效的发展之路。
4、结语
总之,强电工程材料的设备制造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的产业,只有我们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从科研、体制改革等多个角度入手,才能将强电工程材料设备的制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陆燕荪.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思考[J].电器工业,2012(01):10-11
[2]安德洪.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J].现代财经,2008(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