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质量进行把关,是建筑工程杜绝偷工减料、减少工程事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建材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號: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检测人员的管理要求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建筑工程中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具有下述特点:公正性、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严肃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为确保建筑产品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为工程科学设计提供依据;为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依据;为工程质量认定和验收提供依据;为质量监督机构提供了最有效的监督手段。
三、我国建材检测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实验室操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不超出10人。年检测收入不足1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
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管理要求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有检测人员管理手册;检测报告签发人必须是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签字人;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主体结构工程专项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钢结构工程专项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五、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1.建筑材料无计划供应、不规范堆放、混堆、无标识,管理不当,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材料(如水泥、钢材)日晒雨淋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能。
2.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如水泥存放超三个月),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安全隐患。
3.施工中钢筋焊接(搭接)工艺水平低,焊接后未及时检测控制就直接使用,影响了设计上使用的钢筋原材料力学性能,必影响工程质量。
4.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如预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砖),未到强度龄期,未经过检测就直接使用,造成不必的质量事故。
六、建材质量检测技技术
1.确定检测项目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需检测,试验的材料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
2.科学取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
3.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因而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误差度
试验方法须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势必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为造成的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这是不允许的。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度。
5.数据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出平均值土106的需剔除该数值,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超过平均值的±106时,则以剩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超过平均值的±106时,则须重新检验。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应予注意,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GB/T8170进行,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
七、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1.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
为了控制以上材料配件的质量,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以防复印件伪造,同类产品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以防冒名顶替以一代十。招标或采购技术要求、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专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货到工地后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接收。重要的设备、产品,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在设备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甲方去现场核查监督生产过程。这项工作是甲方工地容易脱节,建设单位材料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整个操作过程没有及时通报给监理工程师,资料也没有给监理工程师复印,有时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部门或工地直接将材料接受,都会造成材料进场把关不严。
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禁堵伪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或主管部门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目前一些地区质量检测站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建材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对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5):12-15.
[2]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6):34-35.
[3]康立中,何洁.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3,(01).
[4]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行业大透视[J].工程质量,2007,(01).
【关键词】建材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號: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检测人员的管理要求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建筑工程中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具有下述特点:公正性、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严肃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为确保建筑产品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为工程科学设计提供依据;为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依据;为工程质量认定和验收提供依据;为质量监督机构提供了最有效的监督手段。
三、我国建材检测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固定资产不足200万元。实验室操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不超出10人。年检测收入不足100万元,除去成本,利润微乎其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
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管理要求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有检测人员管理手册;检测报告签发人必须是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签字人;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主体结构工程专项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钢结构工程专项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五、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1.建筑材料无计划供应、不规范堆放、混堆、无标识,管理不当,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材料(如水泥、钢材)日晒雨淋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能。
2.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如水泥存放超三个月),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安全隐患。
3.施工中钢筋焊接(搭接)工艺水平低,焊接后未及时检测控制就直接使用,影响了设计上使用的钢筋原材料力学性能,必影响工程质量。
4.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如预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砖),未到强度龄期,未经过检测就直接使用,造成不必的质量事故。
六、建材质量检测技技术
1.确定检测项目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需检测,试验的材料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
2.科学取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
3.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因而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误差度
试验方法须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在作钢筋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样势必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为造成的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相违背,这是不允许的。试验要求必须准确,以减少误差度。
5.数据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出平均值土106的需剔除该数值,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超过平均值的±106时,则以剩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超过平均值的±106时,则须重新检验。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应予注意,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GB/T8170进行,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
七、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1.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
为了控制以上材料配件的质量,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以防复印件伪造,同类产品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以防冒名顶替以一代十。招标或采购技术要求、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专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货到工地后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接收。重要的设备、产品,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在设备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甲方去现场核查监督生产过程。这项工作是甲方工地容易脱节,建设单位材料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整个操作过程没有及时通报给监理工程师,资料也没有给监理工程师复印,有时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部门或工地直接将材料接受,都会造成材料进场把关不严。
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禁堵伪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或主管部门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目前一些地区质量检测站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建材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对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关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5):12-15.
[2]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6):34-35.
[3]康立中,何洁.建材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3,(01).
[4]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行业大透视[J].工程质量,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