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待见的罗斯福与戴高乐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6月中旬,在抵抗了不足50天之后,法国政府向纳粹德国屈膝投降,重演了69年前普法战争的国耻。法国北部被德军占领,南部建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傀儡政权。
   法国的瞬间溃败震惊了世界,谁也不会想到堂堂一个欧洲大国强国竟会如此不堪一击,成了德国闪电战的又一个牺牲品。
   但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甘当顺民做亡国奴,1940年6月18日,原任法国国防部副国务秘书的戴高乐在英国伦敦利用BBC广播发表《告法国人民书》,號召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抗击纳粹德国的侵略。在这篇文告中,50岁的戴高乐铿锵有力地说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法国只是输掉了一次战役,但它没有输掉整个战争。”
   随着这篇文告的广播,戴高乐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世界各地,他成了要拯救法兰西民族脱离水火的“摩西”。可那时的戴高乐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名望极低,军衔也不过是个临时准将,要想在英国建立一个代表法国的“流亡抵抗政府”谈何容易。
   虽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容身之所,但戴高乐深知,要想打败德国让法国重新获得独立,除了英国的支持,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也极为关键。为此戴高乐曾派特使到美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对自己的承认和帮助。但让戴高乐失望的是,罗斯福总统从心眼里根本看不起他,觉得他不过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能力和资历都是欠缺的。戴高乐在美国吃了闭门羹,没有获得任何认可。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罗斯福也丝毫没有与戴高乐打交道的意思,特别是当英美盟军在1942年11月初成功在北非法属殖民地登陆时,作为自由法国抵抗运动负责人的戴高乐事先根本不知情,因为罗斯福要求对戴高乐保密。后来当戴高乐得知后,曾怒吼道:“我希望维希方面的人把他们赶到海里去!他们总不能打洞破墙进法国吧!”
   与戴高乐受到的冷遇相比,美国人更倾向于和维希政权内部的高级官员打交道,幻想他们当中某个人能够“反正”,经过数次挑选,罗斯福选择了吉罗上将,希望此人能够扛起法国抵抗运动的大旗,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1943年年初,罗斯福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的英美首脑会议上强迫戴高乐这位“犹豫不决的新娘”嫁给吉罗这位“新郎”,要求戴高乐听从吉罗的指挥,并答应给戴高乐一个适合的位置。在会议结束时,罗斯福还要求戴高乐与吉罗照一张握手照以示团结。
   罗斯福的盛气凌人让戴高乐颇为恼怒,他不无讽刺地说道:“为了你我可以这样做。”尽管罗斯福想扶持吉罗,可吉罗偏偏不争气,最终还是戴高乐在抵抗运动内部占了上风。罗斯福不得不承认戴高乐作为法国抵抗运动一把手的领导地位。
   但罗斯福对戴高乐依旧充满着厌恶,认为此人就是一个刺头,不是一个肯俯首帖耳的人,于是他尽可能地去排斥戴高乐,如1943年年底讨论欧洲战场形势的德黑兰会议只有美、英、苏三国领导人,法国的戴高乐被排斥在外。在罗斯福心中,作为世界一流大国的法国已经不复存在,戴高乐所代表的法国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发言权。未来法国的命运要由美、英、苏三大国来进行安排。
   1944年6月,由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盟军开道下,戴高乐回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祖国。不过戴高乐没有半点的胜利喜悦之情,因为法国的解放是靠着盟军而非法国自己。以解放者自居的艾森豪威尔进入法国后颐指气使,在法军的指挥权问题上与戴高乐发生了不少摩擦,这让艾森豪威尔对戴高乐充满了抱怨,并反馈给了罗斯福。
   1944年7月初,罗斯福邀请戴高乐访问华盛顿,这是两个人的第二次会面。不过这次会面从迎接仪式气氛就不太融洽。为了欢迎戴高乐的到来,罗斯福为其鸣响17声礼炮,这通常是欢迎外国军事领导人的礼节,而作为国家领导人按理说应该鸣炮21响,显然罗斯福没有把戴高乐看成法国的领导人,这让戴高乐心里极为不快。
   在之后的会谈中,罗斯福毫不避讳地对戴高乐说,他要建立美、苏、英、中四大国的领导权来解决全世界问题,法国不应当承担起分配给四大国的职责。戴高乐领导的抵抗运动组织(由自由法国运动演变而来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不会被看作法国的临时政府,罗斯福只同意在法国人民选出政府之前把它看成“事实上的民政当局”,而盟军总司令拥有一切必要权力处理法国事务。
   对于罗斯福的这套傲慢说辞,戴高乐予以了坚决回击,双方最终不欢而散。随着1944年8月巴黎的解放,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了法国临时政府,戴高乐成了法国临时政府首脑。面对这个既成事实,无可奈何的罗斯福只得承认了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虽被承认了,戴高乐却依旧品尝着被轻视的滋味。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法国没有接到邀请。对于三番五次声明有权参加讨论处置德国问题的戴高乐来说,无疑是等于明白地被告知:法国还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大国会议。戴高乐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罗斯福身上。不过雅尔塔会议虽将法国排斥在大国决策之外,但又考虑到重大问题与法国的特殊关系,所以同意法国参加对德占领,并同意法国参加联合国安理会。
   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以为给法国这几项“准大国”的待遇,就可以平息戴高乐的怒气了。他在会议结束后,派人转交给戴高乐一封私人信件,希望从雅尔塔返回时,在法属阿尔及尔同戴高乐会晤。戴高乐果断地拒绝了这一“邀请”。在戴高乐看来,在雅尔塔会议结束之后去见罗斯福,不是明摆着一副去聆听教诲的架势吗?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罗斯福的“邀请”竟安排在阿尔及尔这个法国属地上进行,主客严重被颠倒。戴高乐的拒绝使罗斯福感到丢了脸,他在给国会的报告中讥讽戴高乐,说有位女主角大耍明星脾气,错过了一次有益的会晤。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脑出血去世。两位政治家的关系在不和中终结了。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7个国家拥有王室,其中欧洲有11个王室,亚洲有12个王室,非洲有3个王室,大洋洲有1个王室。这些王室,各有特点,有的王室和国王已经成为国家的象征,不再掌握国家实权,比如英国女王和王室;有的王室和国王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而且还掌握着巨大的国家权力,比如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国王都掌握着实权。  如果要问这27个拥有王室的国家,哪个国家的王室最有钱,可能不容易说出答案来,但是如果要
“他有一种荒山的飞鸟与孤岛野兽的寂寞,心上发冷,然而并不想离开此地。”  ——沈从文  01 读书吧,沈从文  1922年,二十岁的沈从文脱下一身戎装,来到北京,成了一名“北漂”。  到了北京之后,沈从文直奔他姐姐家。姐夫看到这个一腔热血的愣头青,想起了从前的自己,漫不经心地说:“你来北京,做什么?”  沈从文瞪着大眼睛,眼里闪着光,满怀希望地说:“我来找理想,读点书。”姐夫蹦出一声苦笑,说:“你
5月9日,北京朝阳区某中心小学门口。下午4时20分,放学时间到了。两位老人跟随人群进入学校大门接孩子。几分钟后,奶奶背着书包,爷爷拉着孙子的手走出校门。来到一辆套着灰帆布的三轮车边,爷爷骑车,孙子坐后座,由于位置太小,奶奶没有跟随上车,而是用东北口音招呼老伴:“赶紧走,音乐课别迟了”,看来爷孙俩还要赶个场子。孩子奶奶告诉记者,他们来北京照看孙子已经4年了。校门口,熙熙攘攘的接孩大军中,操着各种口音
西瓜的品种很多,有籽的和无籽的,红瓤的和黄瓤的,薄皮的和厚皮的,球形的和椭球形的……但不管什么品种,有一点大家是共同的,即都是甜的。  但是你知道吗?在非洲部分地区发现的野生西瓜与今天我们吃的西瓜完全不同。野生西瓜小而圆,瓤是白色的,而且因含有一种叫“葫芦素”的化学物质,味道极苦。  由此可见,像所有的蔬菜瓜果一样,西瓜也有一个被人类驯化改良的历史。那么,我们今天吃的西瓜是在何时何地最先被驯化的呢
香港暴乱发生以来,大家都在思考,香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随着局势的发展,现在暴露出香港的政治、教育、传媒、司法等领域存在相当大的漏洞。   在持续两个多月的香港乱局中,不少香港年轻人成为蒙面 “黑衣人”。他们在多地实施暴行和破坏,叫嚣要“揽炒”(粤语中“同归于尽”的意思)。这令人震惊,也令人痛心。   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如此暴力?又如此敌视这个社会?   事件发生以来,每个中国人都在思考问题的
有位大学生,应聘到一个公司上班实习。刚入职,他积极表现,什么工作都抢着干,对同事也是一脸笑脸,待人友善,有求必应。   可实习结束后,他却没有想象中快乐。回到家,他愁眉苦脸地对父亲说:“在职场里打拼真不容易啊,你任劳任怨,别人认为你是在争功劳,你不计较,人家以为你虚伪别有用心,唉,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人际交往肯定无法面面俱到,事事周全的。孩子!”父亲安慰道。   “有什么
贫穷是源于饥饿吗?为什么穷人认为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穷人的营养问题和健康问题如何解决?   以下内容整理自2019年諾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贫穷的本质》,两位作者与其他学者通过大量田野调查与随机试验,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1/穷人:很多东西比食物更重要   “穷人”基本被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   对于西方很多人来说,贫穷可以说是饥饿的代名词。2009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
降压药的选择有很多学问,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己随意用药。用得不好,不仅不能控制血压,反而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特别是一种药物不能满意控制血压、需要加用第二种药物时,更不能随便选药。   以下降压药物不能搭配着吃:   1.同类药物不能合用:例如,地平类不能与地平类合用。原来用着硝苯地平,不要联合使用氨氯地平或者尼群地平,而应该选用普利类或者沙坦类;又如,沙坦类不要和沙坦类合用
01   对于女人来说,结婚了,如何和婆家人相处,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去做的事。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讲技巧的事。   不过,有一个原则,需要遵守。那就是:婆家的有些事,不要去“掺和”。简单来说,不要太过热心肠,面对有些事,你要学会“置身事外”。   朋友芸敏和婆家人闹不愉快了。她找我诉苦。她说:“我本来是好心好意,告诉婆婆不要给小叔子带回来的女友封红包。其实,这也没有错啊。毕竟这个女人小叔子认识
又是一次这样的结合——婚礼一方是英国王室成员,一方是平民。  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哈里王子的婚礼正式举行,站在他对面的是一位“不一样”的新娘。38岁的梅根·马克尔出身平民,出演过热门美剧《金装律师》、有着黑人血统,还曾专修过国际关系专业,在美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工作过,并且离过婚。  “颠覆传统”的婚礼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9日报道,婚礼仪式在当地时间正午12时举行(北京时间下午7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