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失恋阴霾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来访者与男友感情破裂,产生肢体冲突,来访者情绪崩溃,萌生退学的想法,在班主任建议下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在无条件接纳、尊重来访者的前提下,倾听来访者的心声,了解个案情况,在评估的基础上确立辅导目标,通过“宣泄情绪,探寻症结——察觉并澄清不合理信念——自我剖析,促进认知改变”三步骤,帮助来访者走出失恋阴霾。
  〔关键词〕感情问题;认知改变;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6-0046-04
  一、个案概况
  小M,中职学校高二女生,17岁,生长发育正常,个子娇小。独生子女,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住校,周六日回爷爷奶奶家。母亲有精神疾病史,为了不刺激她的妈妈,平时与小M有关的大小事,班主任都是同她的爸爸沟通。通过班主任了解到,小M性格活泼外向,个性张扬,主动性强,情绪波动较大,与他人意见不合时容易失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控能力弱,喜欢玩手机。上课经常插话,与任课老师顶撞,被老师批评后给老师甩脸色、摔书,往往过了两天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又与老师交谈。一年以来,改掉了顶撞老师的习惯,遇事能主动与老师沟通解决。小M谈过三次恋爱,张伟是她的第三任男友,据说还是小M从别人那抢过来的。因为插足他人感情的事,小M还与邻班女生发生过冲突。关于小M谈恋爱的事,班主任同她本人和家长都有过沟通。最近来访者与男友感情破裂,产生肢体冲突。来访者情绪崩溃,萌生退学的想法,在班主任建议下走进心理咨询室。
  二、来访者自述
  小M与心理老师熟悉,关系良好,主动向心理老师做了以下陈述。
  我和他(前男友)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我们在网上聊得很开心,我觉得他很会关心人,我主动追的他。后来被班主任知道告诉了父母,我和父母、老师说已经分手了,其实是转为地下。谈恋爱期间,我在物质方面付出的多一些,对他比较照顾,因为他家庭环境特殊,只要他对我好,我不在乎物质。我们有时会闹点矛盾,基本上都是他哄我,他不哄我了,我就说分手。我觉得他如果喜欢我,肯定不同意分手,这一招特别有用,我一说分手,他就服软求和。最近一次闹矛盾时,我赌气说了分手,结果他同意了,我认为和以前一样,过几天他肯定会回心转意主动找我。后来听朋友说,张伟和别的女生谈恋爱了,我不信,给他打电话他不接,发信息也不回。周末,我的朋友告诉我,在电影院看到张伟和一个女生约会,我马上就去电影院堵他,看到他和一个女生手拉着手说说笑笑。我喊住他,问他为什么这样对我,他很冷漠地说“已经分手了”。我不想分手,就和张伟解释,可是他什么都不听。我情急之下,拉着他胳膊哭着跪着求他,他还是和别的女生走了。回家之后我就生病了,打电话和爸爸说我不想上学了,爸妈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从外地回来陪我劝我。他们看我太难过,决定帮我约张伟出来谈一谈。我爸同张伟说了好多,张伟家庭条件不好,我爸都说毕业了会在工作方面帮助他,如果两人奔着结婚去的,他不反对。我爸那么要面子的一个人,这么低声下气地求他,他都不搭理。在家休息一周后,我怕他们担心,按照他们的意思,白天去学校晚上不住宿。有天上学看到张伟在看手机,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跑过去抢他的手机想看看他和谁聊天,然后他就追到我教室里,在争抢中,他突然掐住了我脖子,要不是同学拉架,我归还了他手机,我觉得他会把我掐死。
  三、评估分析
  通过与小M的接触和交流,结合教师、家长和同伴对他日常表现的描述可知,小M没有重大疾病史,主动寻求帮助,对自己的问题有一定的自知,排除心理障碍的情况。综合多方面收集的信息,我认为小M主要因为缺少家庭关爱,缺乏归属感。小M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不能陪伴她,虽然在物质上给了充分满足,但是在精神上缺乏沟通与交流。进入职中后,小M对学习更不上心,同时又住校,闲散的时间较多,与异性的交往容易发展为恋爱关系。强烈的不安全感导致她在恋爱中患得患失,失恋后出现了情绪低落、悲伤、自我评价低的情形。情绪反应强烈但没有泛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评估的基础上,确立辅导目标为:降低因失恋产生的悲伤和愤怒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消除不合理的认知信念,最终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
  四、辅导过程
  (一)宣泄情绪,探寻症结
  在日常的心理健康辅导课中,我与小M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她对我也比较信任。到咨询室后,她哭着和我叙述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情绪崩溃。我递给小M纸巾,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难受就哭出来,哭出来会舒服很多。”她擦了擦眼泪说:“我对他这么好,我父母都去求他了,他为什么还要和我分手,找别人。”
  我顺着小M的话说道:“听得出来,你为这段感情付出很多,分手让你难以接受。”
  小M点点头,似乎触动了情绪又哭起来。我鼓励她到宣泄室对着呐喊仪喊出积压在心中的不满情绪。对于一个压抑自己情绪的人来说,“倾诉”“哭”能够使积压的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宣泄。
  从宣泄室出来后,我询问她现在感觉如何,她低声回答说:“比刚才好多了,但心里还是有些难受,我想退学后就没事了。”
  我试探性地問:“你的意思是退学了你就不会难受了。”
  “看不见应该会忘得快吧,分手后我会在学校中寻找他的身影,眼睛会不自觉地往他教室的方向看。自从他掐我之后,我恨他,也恨我自己为啥还会想起他。”
  我追问:“如果退学了,你在家就不会想这些了吗?”
  “其实之前我父母陪我在家待了一周,就是因为胡思乱想,父母才让我来学校,觉得有同学陪着会好些。确实有大家和我说说话,我感觉好多了,可是发生那件事后(前男友在教室掐她脖子),我觉得在学校待不下去了。”
  我澄清道:“你的意思是发生了这件事,你才萌生的退学的想法,你觉得很丢脸?”   小M点点头说:“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肯定会在背后笑话我,议论我。”
  我问:“那你的同学和朋友真的这样做了吗?”
  小M想了想说:“我不知道,目前没有,但我觉得肯定会。”
  据了解,小M所在班级班风很好,但小M自己平时喜欢在背后议论同学。这次咨询后,小M的情绪渐渐恢复了平静,也答应暂时不退学。小M的症结渐渐浮出水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同时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
  在约定下次咨询时间后,我给小M布置了一个任务:观察周围同学对这件事的反馈。
  (二)察觉并澄清不合理信念
  小M的问题表面看是常见的青春期失恋问题,但从小M的恋爱经历来看,并没有那么简单。小M再次如约来到咨询室,显得轻松许多。
  我从上次留下的任务切入:“这几天情绪调整得不错,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同学们的反馈,同学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小M点点头说:“虽然有点害怕听到不好听的,但我还是观察了,结果和我当时想的有些不一样。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劝我不值得为‘渣男’难过,他(前男友)现在能掐你,说不定以后在一起还有家暴倾向呢,现在看清他还不晚。其他同学没说什么,我估计她们私底下肯定会议论,对我指指点点。”
  我说:“你看,班里的同学对你很关心,你担心其他同学议论你,你平时有没有议论别人?”
  小M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你平時喜欢议论别人,所以觉得别人也会议论你?”
  “我平时嘴快,有说过别人。这次这么丢脸,其他同学肯定会笑话我。”
  “你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揣摩他人的行为,你认为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也会如何对待你,是吗?”
  小M想了想说:“以前我是这样认为的,但发生这件事后,我觉得班上的同学很好,如果不是大家帮忙,我肯定会受伤。而且事后大家更多的是安慰我,至少目前没有听到什么闲言碎语。我也知道平时随意议论别人不好,我会慢慢改掉的。”
  这次咨询中小M觉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别人的看法很重要,一旦遇到不好的事,别人一定会议论纷纷。小M在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中找到了“例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绝对化,以及自己平时议论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
  我为小M的初步自我觉察感到高兴,虽然小M解除了对同伴议论的担心,情绪有所缓和,但她是否能正视失恋呢?
  下面是第三次咨询片段:
  我问:“还想退学吗?”
  小M挠挠头说:“目前不想,觉得在学校比在家里好。我突然发现我对他的关注少了,只是现在回想起张伟恶狠狠掐我脖子的情景特别害怕,我对他那么好,他分手了居然马上找了别人,难道别人比我好?”
  我追问道:“你觉得你对他好,他应该喜欢你。”
  小M不服气地说:“至少不能分手了就马上又找女朋友,好像在这段感情里,只有我付出,只有我伤心,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不甘心,而且我朋友都说他找的新女友不如我,我就更难受了。所以好奇那个女生到底有什么吸引了他,然后我就去抢他的手机,还没看,就发生了那件事。”
  “所以你心里很不平衡,因为他很快找了女朋友,你觉得他对你们的感情不看重,不认真,你认为他背叛了你们的感情。”
  小M沉默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好像是这样,我感觉我投入的比他多,就算我任性提了分手,凭什么他很快找了别的女生。我之前也谈过两次恋爱,分手时都没有这么伤心难过。”
  了解到小M之前谈了两次恋爱后,我试探性地问:“这次分手和之前两次分手有什么不一样?”
  “我付出和投入都比之前多,感觉我是被甩的那个。”
  “那我们来试着厘清思路,你感到伤心生气,并不是因为分手这件事,而是你觉得你的付出与结果不匹配,觉得自己被否定了。”
  片刻沉默之后,小M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是这样……老师我有这么差吗?”
  “因为失恋,你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你觉得你其他方面差吗?”
  小M这次自我觉察很强,笑着说:“好像不是,就是谈了三次恋爱都是失败告终,前两次算是不成熟吧,但是这次我付出这么多,还是这样。”
  “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你进步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会自我反思了。下次咨询,我们具体探讨‘恋爱’这个问题,好吗?”
  小M点点头表示同意。
  在这次咨询中,小M能够将“恋爱失败,我是一个很差的人”这个以偏概全的信念转化为“恋爱失败说明我在恋爱方面存在问题,并不代表我其他方面差”。
  在约定下次咨询时间后,我给小M布置了新的任务:反思三次恋爱失败的原因。
  (三)自我剖析,促进认知改变
  小M如约来到心理辅导室,主动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差不多走出来了。”
  听到小M这么说我很高兴,这符合她的性格特征,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情绪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为了确认小M此次到来是为了结束咨询还是继续探讨,我说道:“情绪调整得不错,那你还想继续咨询吗?”
  “当然要,老师和同学都说我转变挺大,我觉得咨询有效。上次您让我回去想想三次恋爱失败的共同原因,我也想知道,这样也许对我以后恋爱有帮助。”
  “那从这几次恋爱中,你有什么感悟?”
  “恋爱时认清一个人,总比结婚后好吧。”
  “你认为分手都是别人的原因。”
  “也不全是吧,三次分手都是我提出的,但我不是真的想分手,吵架时忍不住就脱口而出了。”
  “你的意思是,你和男友闹别扭时习惯说分手,但其实是为了让对方挽留你?”
  “对,我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在老师问我谈了几次恋爱,都因为什么分手时,我就发现,在吵架时我喜欢用分手威胁,开始男友还在意,久了就烦了。”
  “我们来尝试互换角色,如果吵架时,男友每次都以分手相威胁,你会怎么样?”
其他文献
如果不是那一声“磨剪子锵菜刀”唤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还能想起老屋的胡同吗?  我所熟悉的胡同不幽深,不古朴,也不雅致,它只是城市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前后端详,它像一条游走于陆地上的河流,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瓦房隔离开;左右观望,它又像一根无形的引线串连起每一户的情结。  我小时候,游走的生意人常常在每一條胡同中穿行,他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极具爆发力地穿过整条胡同,剃头的、卖冰糖葫芦的、卖冰棍的……
〔摘要〕恐惧是儿童正常的情绪体验。视力障碍儿童视力受限,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不足,当他们面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时,更容易产生恐惧退缩心理。该个案为轻微恐惧症伴随泛化,在全面分析了个案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和社会影响因素后,将心理辅导的原则、过程和方法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通过家校合作和活动参与等多种方式,个案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恐怖症;泛化;视障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作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伟大毋庸置疑。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辟专章讨论斯宾诺莎思想,将斯宾诺莎哲学作为“一切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甚至进一步断言:“要开始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但斯学具有充分的整体性,理解斯学需完全把握其中的内在整体性。整体性之外,斯学又太过复杂,体系庞大,表达晦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唯我主義和利他主义—这些所有
摘要:初二女生Q同学,成绩优异,却突然因为不明原因的头晕频繁请假在家休息,表现出厌学症状,母亲因此着急万分,常和女儿发生冲突。辅导中发现,“成绩第一”和“情绪有错”的教育理念使Q同学在家庭中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自己的压力,只能在“头晕”的帮助下按下暂停键。心理教师通过叙事家庭疗法,帮助母女看到头晕的意义,发展与头晕不同的支线故事,改善家庭氛围,帮助Q同学逐步摆脱头晕的困扰。  关键词:叙事家庭疗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块”状结构,那么,课堂教学导语就应符合这种结构特点。本文从模块、专题、板块、选文之间的衔接性、对比性、互补性、共同点及角度的不同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导语举例探讨。体现苏教版教材结构特征的教学导语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保障这套教材教学目标的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语;结构特点;整体意识;对策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
日记与书信均被视为研究人物的第一手资料。然两相比较,日记原则上是写给自己的,备查备忘,记事多简,且随作者性情及对事物观察认知不同,记事又具选择性,甚至后人看来重要之事作者亦未必载入日记;而书信有明确倾诉对象和目的性,为使他人明白,叙事言情有时反能穷其原委,尽其曲折。柳向春博士所著《笺边漫语》即通过若干学人书信,将近代诸多学界秘辛从历史故纸中钩沉出来。  观晚清大儒莫友芝日记,同治十年八月十七日所载
〔摘要〕游戏是儿童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以“学会合作”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选择、使用游戏素材,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真实、丰富的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成长。  〔关键词〕游戏辅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25-03  前些日子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小学心理辅导研讨活动,研讨中,有很多老师
二○一六年我们在《读书》发表了两篇讨论影响因子的文章,第五期上的《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揭开影响因子的学术画皮(一)》旨在揭示影响因子游戏的商业性质,以及该游戏发起和主持者的私人商业公司身份。第九期上的《影响因子是可以操弄的—揭开影响因子的学术画皮(二)》主要揭示操弄影响因子的重要手法之一:将期刊办成“两栖刊物”并大幅减少“引用项”(即学术文本)的篇数。不过,环顾当今《科学引文索引》(SCI)期
创造黑人历史当今世界体坛,黑人运动员创造佳绩屡见不鲜。不过,在游泳运动中,黑人运动员却很少有出众者。不少专家断言,黑人的身体构造和素质不太适合游泳运动。然而,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来自美国的黑人运动员安东尼·埃尔文一鸣惊人,获得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创造了黑人游泳历史上的新篇章。时隔16年,在里约奥运会上,埃尔文再次夺取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创造了35岁老将再夺奥运会游泳金牌的纪录,引发了人们
沈艾娣新著《传教士之诅与一个中国天主教村庄的其他故事》可读性极强。此书不仅生动,更以关于一个村落历史的故事传说作为线索,串起了许多错综复杂的事件,并通过介绍和分析这些事件,生动地揭示了天主教作为一套制度安排—而不仅仅是一个信仰系统—如何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不断被塑造和改变。不仅如此,通过刻画晋中天主教被塑造和被改变的过程,沈艾娣又在对于若干关键事件的分析中,回顾并探讨了镶嵌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