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 听其道——浅谈师生关系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却忽视甚至放弃语文学科的学习。面对这样的困境,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更要懂得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听其道”,慢慢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改变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的窘况。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
  
  语文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语文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语文是学习各种门学科所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语文学科在普通高中学生的眼里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主课,可是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眼里却成了一门无关痛痒的副课。面对这种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更要懂得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听其道”,慢慢改变他们错误的学习观念,激发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虽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决不能扼杀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要求他们完全盲目相信老师所言。但无可否定的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大脑会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动状态,可以吸收较多的信息;而当他们处于低落情绪时,则会反应呆板,无心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考赛场上的落败者,甚至可以说是经过高中“过滤”后的弱势群体,他们大部分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薄弱、而且缺乏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业学校之后,不少学生和家长更是片面地认为,读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足够了,其它科目无所谓,结果不少学生都忽视甚至放弃对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一上文化课便昏昏欲睡,或心不在焉的,把老师的话语当耳旁风,一心沉醉于各种杂志、小说、漫画之中;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课后作业,往往都是应付了事,甚至抄袭他人之作……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课老师如果只会一味地、一本正经地进行说教、训话,那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因此,职业学校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培养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表面上看来,他们很早就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感受,但实际上他们心智仍未成熟,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经历过中考的挫折后,他们丧失了本有的自信,变得自卑、敏感;他们渴望进步,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他们渴望肯定、表扬,却得不到关注的目光,再加上家长对他们过度的期待、社会的偏见……他们像刺猬一样伪装自己;却又仍然像小孩子一样,处事往往会由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是成功实现教书育人的第一步。当老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时,学生才会放下抵触的心理,敞开心扉与老师为友;由此因为“爱”与“喜欢”从而愿意尝试倾听教师的授课,接受老师的教育;也因为“听其道”而慢慢地发现学习的意义,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利用好每一个机会,特别是课堂外的时机,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一、放下身段、关爱学生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地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失去自信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更是时刻渴望着别人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平等对待。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平等地看待他们:记住学生的名字,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说话……或者这让教师失去那种被学生深深敬重的威严,但这并不吃亏。“将心比心”,教师能够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那下次就肯定会先跟你打招呼的。教师能真诚地关心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喜怒哀乐、寒暑冷暖都放在心间,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那他们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二、暂忘常我,保持童心
  
  “为师莫忘少年时,常与学生心比心。”成人需要他人的理解,孩子也同样需要别人的理解。其实,理解就是一种沟通、一种关怀。教师若能保持一颗童心,多了解学生的心声与爱好,和他们一起唱唱歌、聊聊家常、玩玩游戏,自然而然地就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年龄距离与文化隔膜,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保持童心也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知识、阅历的欠缺,有些在老师看来极其简单、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学生眼里却变得那么的“难以理解”。教师如果能够放下常我,俯下身子,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耳朵去倾听,用他们的情感去感受……这样就能知道学生的困难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帮助
  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三、肯定学生,激励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
其他文献
在高职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属课程思政的狭义涵义,是指开发并利用专业课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摘要]:计算是一切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数学规律的揭示、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关键词]:计算教学 小学生 计算能力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的结果,大搞题海战术,而忽略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计算教学呈现喜人现象:注重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结合,把学生从纷繁的计算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关系”处理,着重从三方面进行探析:(1)“主体”与“主导”;(2)“集中”与“发散”;(3)“放大”与“缩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关系”处理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
<正>为加强对欧盟国家物流协会和物流发展现状的考察与研究,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赴欧洲物流代表团一行17人,于2003年 12月12~26日,先后考察了德国物流协会、不莱梅物
会议
“液压传动”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多种教
【摘 要】中学生学习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会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战胜遗忘,到抓好课前预习,引导自学,指导训练,培养阅读能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学能力 方法 激发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教师用足了劲,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变电站主变压器保护是重要保护,正常运行时其保护出口压板电压应可靠稳定,一旦出口压板电压偏差过大,当发生保护区内故障时,将可能引起主变压器保护出口拒动或误动,严重影响电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