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体针加头针透刺治疗脑中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早期头针治疗对减轻缺血型性脑中风患者肢体残疾程度的作用。方法:将80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组,分为体针组和头针加体针组进行治疗。结论: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进行头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侧肢体的康复速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程度,能促进患者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缺血性;针刺;头针;透刺;材料和分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5月份至2010年12月份我住院部收治的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男53例,女27例。年龄45-80岁。对80例患者随机分组。体针组40例女12例,男28例。头针加体针组40例,女15例,男25例。两组患者都在入院后第三天进行治疗。十天为一个疗程。
  1.2方法
  1.2.1体针组:选取患肢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太冲等穴,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十天一疗程。
  1.2.2头针组:体针选取肩俞、合谷、足三里、太冲。头部取穴参照《头皮针穴标准化国际方案》选取。运用百会透刺曲鬓(即顶颞前斜线)分三段接力透刺,言语不利者加用头部颞三针(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第一针,前后各一寸为2.3针)留针半小时,间隔十分钟运针一次。十天一疗程。
  1.2.3疗效标准:参考治疗前的患肢肢体功能,有效:肢体功能较前有明显改善,残损程度有明显减轻。较有效:肢体功能较治疗前有小许改善,残损程度减轻不明显。无效:肢体功能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变。
  2结果
  体针组有效8例,较有效32例,无效10例。头针加体针组有效42例,较有效6,无效2例。总有效率97%。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头针加用体针组疗效明显单纯用体针治疗组。说明早期运用头针治疗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修复受损的神經功能。
  3讨论
  《素问 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指偏半身出汗,乃阳气不足,阳气亏虚外邪易入,导致半身肢体偏枯,即现代医学指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肢体功能残疾。中风病人整个患侧肢体阳气亏虚。中医讲实则泄之,亏则补之。《备急千金要方》曰:“头者,身之元首,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针刺头部穴位有利于提升患者全身阳气。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针刺头部学位也是就近病区部针刺原则。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头部穴位针刺能促进脑缺血周边区胶质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减轻脑组织缺血坏死程度,改善梗死区的血流动力,减少梗死体积,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炎,谢雁鸣. 《实用中风病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贾怀义,刘光泗.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238例短期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3]关玲. 《针刺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影响》天津中医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蓖麻油引产方法用于妊娠晚期计划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38例孕妇随机分为4组,观察4组宫颈成熟度及引产效果:结果蓖麻油、催产素+安定联合组引产成功率(92.37%)
某超高层办公楼,位于合肥市政务区,结构主体高度为201m,为使结构满足必要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延续耗能功能,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文章通过对结构选型,
据资料统计,癌症病人中有62%伴有疼症状.癌症疼痛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是面向社会人们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民间音乐与民间习俗是相互共存共生的,各种民俗仪式与祭祀活动都离不开民间音乐的点缀与烘托,有音乐的渲染习俗仪式才完整结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体会。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和曲美他嗪组,在治疗前三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心衰总疗效比较相当,心脏